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搏浪 > 第九章 龙蜇曲全 苦海行舟为觅岸

第九章 龙蜇曲全 苦海行舟为觅岸(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纵然,人生之路本来就是无数的得失之石堆砌而成,得到多少,终究会失去多少。可是有谁就因为这样而放弃追求、放弃生活?正是为了生活,还带着学生稚气的曾晓杰,顽强地磨砺着自己。

好不容易挨到年终结算,他大吃一惊,那些既不出工、又不出力的人的工分,大大地超过了他一年来辛勤劳动所得的工分。他跑到大队部与他们据理力争,直至吵到公社,但仍然无济于事。

回家的路上,曾晓杰耳际不时地响着胡飞在田间批判会上的讲话:“凭你的劳动力,就连你自己的口粮也成问题。若不是靠我们来养活,你们三个废物还能维持到今天?你不好好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却跑来与我们争工分!同志们,这是资产阶级臭书生的不劳而获思想,我们如果不将它打下去,就是长资产阶级威风,灭无产阶级志气!”

面对这种侮辱,曾晓杰感到绝望,世界之大,难道就没有我曾晓杰一家的立身之地?只有在他们的yin威下忍声吞气吗?倔强的他再也不堪忍受这非难和折磨,带父携妹,愤然离开了山庄公社。

父亲的病与妹妹的年少,使他们无法远渉。便在那无人的而又荒芜的砚山山腰住了下来。曾晓杰在那里搭了一间茅草屋,从此一家人开始了新的、近乎原始的生活,曾晓杰决心以自己的双手与毅力把周围建成一个世外桃源。因此拿一年来用汗水所换得的果实——钱,购置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并将分得的部分口粮,作为开荒的种子。

喧闹的锣鼓声此起彼落,街头的标语比比皆是。疏散人口的巨大浪潮,冲击着许许多多曾晓杰家境相仿的家庭。

作为疏散对象的曾晓杰一家,是无法与之抗衡的。尽管街道组织的动迁人员作了许多的宣传解释,可曾晓杰还是想不通:我生在明山,长在明山,为何没有在明山工作的权利?无奈,形势所迫,命运的安排,乃籍贯如斯。

曾晓杰同未成年的妹妹以及病瘫的父亲,被那滚滚的激流,载到了曾晓杰连一次都未去过的、甚至连名字都感到陌生的祖藉——砚林。

他们来到砚林的山庄公社,这里地处山坳,方圆虽大,却人烟稀少。简陋的住房,笨重的农具,使人一接近,便仿佛置身在一个原始群中。公社领导帮助他们解决了住房问题,从此,他们成了东风大队、第二生产队的社员。

生活的担子一下子压上了曾晓杰的肩膀。他开始了名符其实的体力生涯,踏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对一个等待毕业分配的中学生来说,这是何等的艰难啊。

小鸟一旦飞出笼子,虽然要为生存而辛苦觅食,但它的内心却是那样的欢欣。最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够无拘无束地在那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曾晓杰,此刻正呼吸着那山中特有的清爽的空气,他满怀激情地向大自然挑战,为重整家园,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洒下了无限的汗水,不知疲倦地开拓着地界。从这艰苦的垦荒种地中,他领略到了别人无法了解的乐趣。

在人生的海洋中行舟即使有一帆风顺,但更多的则是风浪险礁,它们随时都有着将你湮没、吞噬的威胁。

曾晓杰没有惧怕,更不苦叹,虽然她的身体素质并不好。怪癖的个性,不喜欢说话,却有一股倔强劲。就如傲骨的梅花,宁可受尽折磨,也决不在严冬里退缩。

生活就是战场,就是不断的斗争。奋斗,不咎奋斗的艰苦,但求奋斗的乐趣。

为了照料父亲及十二岁的妹妹,他忍受着被命运的利剑所刺伤的创痛。他多么希望能够深造自己的学业呀!他起早摸黑,随身携带着书籍,可又有多少时间能供他学习呢?

有人说,队长就是土皇帝,在这里可能有些道理。没有涉世经验的曾晓杰,看不惯那些只会指手划脚、光说不做的人,时常要和他们发生一些口角,尤其是那个基干民兵队长胡飞,更是盛气凌人。

命运的天平是那样的不能让人理解,它的砝码不是加在轻的一边,而是相反地将轻的取走,放到重的一头,从而使轻的更轻、重的更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