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龙蜇曲全 苦海行舟为觅岸(第2 / 3页)
这八卦步是根据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字形而研究产生的,其八字的含义是指西北、正北、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这八个方位。
只见他掌心涵空,食指挺立,脚心涵空,蹚泥走圈,甚是认真刻苦。几圈过后,他便展开了八卦掌套路。起、落、扣、摆、走、视、坐、翻,一会儿如怪狮摆头,饿虎扑食,黑熊反背,大蟒急行穿林;一会儿又似白蛇吐蕊,野马惊走,猿猴守物,大鹏旋飞落地。这单换掌、双换掌、穿掌、挑掌、撞身掌、双撞掌、翻身掌、转身掌,交替穿渗,潇洒飘荡。
动作固然妖娇灵活,可一趟拳路下来,已是气喘吁吁。他见太阳还未露头,就准备歇一歇再练采阳功法。却发现陆散波站在一旁,连忙打个招呼,两人便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
陆散波直截了当地笑着对他说:“你这趟八卦掌,动作还算准确。只是运气不当,光用蛮力,以致练不多久,就感到吃力。”
“是呀,陆伯伯。怎样才能配合好呢?”曾晓杰知道这八卦掌是一种静动结合、内外兼修的内家拳,尤其注重内气运法。苦于当初在少体校时还未全部掌握,就因故被迫退出体校。以后想自己摸索,又难得要领。现在听陆散波一点,便想到他可能听说过一些八卦拳的机理,因此就诚恳地向他求教。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没有适当营养的曾晓杰,由于拼命的操劳,变得既黑又瘦。眼下口粮已存无几,田里又无收获。虽然妹妹每天都在挖野菜,可危险的信号灯却越来越亮。
父亲的病似乎更加重了,妹妹也病倒了,曾晓杰虽然像往常一样,天没亮就出了门。尽管他也同样觉得浑身沉重,软弱无力。可是为了父亲、为了妹妹、为了这个家,他必须豁出命地去干。不管身体如何不适,他都有拿出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因为除了他,还能靠谁呢?这天他强提精神,来到田边,已是虚汗淋漓,气喘吁吁了。刚欲坐下栖歇,一阵头晕目眩,昏了过去。
其实这山上居住的并不仅仅是曾晓杰一家,还有一位名叫陆散波的老人住在山上。他靠着自耕自足,很少下山过问世事,过着清静的隐居生活。偶尔下山购物,发现山腰处新近搬来一户独傲人家,觉得有些蹊跷,便暗中注意着他们。
这天他见曾晓杰晕倒在田边,急忙将他救起。根据症状,曾晓杰是吃了有毒的野菜。陆散波猜想他们一定很困难,就决定去探个明白。当他了解到他们目前的困境后,一股侠义之情油然而生,准备倾全力来帮助他们渡过危机。一心想凭自己的双手来建设家园的倔强的曾晓杰,此时已难以回绝陆散波对他们的帮助了。
精诚所至,金石可开,苍天没有辜负有志之人。由于曾晓杰的努力和陆散波的肝胆相助,一年后,曾晓杰一家的生活总算渐渐地有了起色,父亲的病也有些好转,全家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八卦拳,攻深奥妙,变化自如。气贯全身,园力旋转,动似八形,无止无限,非轻易能渗透,对其我也只能略知一二。但依我所见,内家拳基本上是柔中带刚,棉里藏着,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动作虽然千变万化,而粘走相生,急应缓随的道理是一致的。”
曾晓杰心中一动,他说得头头是道,莫非也能走上几招?如果真是这样,今后就有人可探讨对练了。
陆散波见曾晓杰听得出神,便悦色道:“你我不放妨拆上一招,如何?”
趁着间隙闲余,曾晓杰又操起了久已荒芜的学业。他加倍的自学,并非企求什么,只是为了充实自己。还在学生时代,他与沈沉就像立下契约似的,两人都希望能多涉及一些知识,并从各方面加以融会贯通,至今就养成了学习的嗜好。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休息时间,曾晓杰总要练一会小周天功法。这是他曾经和沈沉一起根据中医理论琢磨出来的。此功法不拘姿势,站、坐、卧都可,这就给曾晓杰练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具体的作法是:先凝神养气,两目轻闭,微露一丝之光。目观鼻,鼻观心,口自然闭合,舌抵上鄂,意守脐下三寸处的丹田。待丹田温热,真气充实,然后由意识引导真气过尾闾至督脉,冲起命门,游夹脊,穿过玉枕关,上升巅顶。而后转入明堂,度至任脉,降重楼,返回丹田。这样周而复始,络绎不绝。始觉周身和暖濡润、血脉流畅。
此乃武术内功入门,亦是祛病自疗之根本。有人把练此功法中的呼吸看成是至关重要的,其实只要使它绵绵流长,不必介意。
为了锻炼身体,曾晓杰每天还要温习一番过去在少体校所学得的八卦掌。天还未亮,他就在田傍的山坪上练起了八卦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