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淡然一笑(第3 / 4页)
静玄至尊进一步指出,洪水成灾、吞噬万物、灭绝物种,也是因为“不和”而生。
他解释说,水本应该飘浮于天空、装于大海而不溢出、隐于土地之中而不泄露、融入花草树木和人和动物的体内而不致死亡,这都是因为“和”的原理所在。
他们的争论声此起彼伏,犹如一道道惊雷在天空中炸响,震撼着整个江湖。
尽管他们各怀绝技、才华横溢,但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使得江湖上对于四大神器以及天书预言的猜测和传言更加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静玄至尊深谙天地之道,他坚信,世间万物之所以存在、繁衍,皆因“和”而生,也因“和”而兴。
他洞察到,天地间的物象虽然千变万化、各有不同,但即便是相似之物,也存在着微妙的差异,这正是“和”之真理的生动体现。
他们各展所长,指引着各方民众避难逃生,使得更多的人得以逃过这场劫难。
至此,三位高人在世人心中留下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被人们尊称为静玄至尊、烈火天尊和空灵神尊。
当世间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与繁荣时,三位高人便结伴隐居了起来。
在他们隐居的日子里,他们并没有停止对各自玄学的探讨与研究。
相反地,他们在一场场的人类大劫难中验证了自己玄学的价值后,更加坚信了自己的信念和理念。
万物因差异而共存,因和谐而共生,这是宇宙间不变的法则。
静玄至尊认为,世人所经历的种种灭顶之灾,皆因“不和”而起。
他解释道,天降巨石之所以造成巨大的灾难,是因为它与地之行变失去了和谐,导致了相撞的严重后果。
这种相撞的力量如此巨大,万物生灵都无法承受,自然也无法逃避灭亡的命运。
那些能够及时躲避、逃离的世人却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因为他们的躲避和逃离行为与天降巨石的“不和”之气象形成了另一种“和”,从而得以逃生。
静玄至尊坚持“和生万物”之道,认为万物皆应顺应自生灭、变化。
烈火天尊则主张“动育物灵”,强调生命在于运动和变化中不断成长。
而空灵神尊则秉持“幻化众生”的理念,认为世间万物皆可幻化无常、随心所欲。
这三位绝世高人都各执一端,试图用自己的绝学去说服另外两人,以期让自己的理念成为主导。
在他们无数场的争论与阐释中,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