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科举筹备会议(第2 / 3页)
中书舍人马周率先发问。
扬了扬手里的资料,马周问道:“对于这份《科举考试流程》,本人十分钦佩。条理分明,布置严谨,方方面面几乎尽善尽美,只是有一点某认为不妥。新乡侯的这份《科举考试流程》里,将整个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唯有取中前一个阶段的好名次,才有资格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考试,这很合理,但是也说明这需要极为细致的组织筹划以及充足的时间,以在下估计,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但是陛下的意思,要在春天的时候便进行首次科举考试,这显然来不及,不知新乡侯可有备案,以应对春天的考试?”
房俊给马周点了个赞,这位果然是思维敏捷的大才,只是简单的翻了翻,便指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李二陛下急于进行科举考试,想要以此来网络天下寒门的人才,与世家门阀所对抗,这是初衷,也是符合历史潮流注定会成功的政策。
但是完善科举却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过程,哪怕有了房俊这个BUG的出现,生搬硬套了明清两朝已然晚辈的科举制度,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房俊只得看着老孔夹着一份材料,捧着茶杯坐到了他原本的座位上。
两人嘀嘀咕咕,早已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直到孔颖达让出主持座位坐到下面,才各个露出惊讶的神情。
事已至此,房俊除了咬牙暗骂孔颖达不地道,只得坐上了主位。
“诸位请仔细翻阅手中的《科举考试流程》,有何不解之处,亦或有何建议,都可提出来,由在下解答。”虽然底下坐着的都是朝中的大BOOS,不过房俊并不怯场,前世主持过的会议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坐到主位上的那一刻,便恍然有种时空穿梭的感觉……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明清两朝与唐代无论是在政治环境、社会风气等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适合于明清两朝的制度,不见得就适合唐朝,这需要在长期的筹备过程中去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一股豪情壮志自胸臆之间陡然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