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汝南郡王的请贴(第3 / 3页)
推荐小说:
“汝南郡王府?谁呀?”
上面只写了个汝南郡王府,以赵福林了解的那点历史知识,那里知道现在的汝南郡王是谁呀!
“汝南郡王名叫赵允让,当年先皇还没有生下当今陛下时,曾经在宫里呆过一段时间,直到当今陛下出生后,才又送回了府中,离皇位只差了一步之遥。”陈师师倒是叫说过不少传闻,听说是汝南郡王府相邀,便娓娓道来的说道。
“原来是他呀!只是他怎么会突然邀请我去他府中作客呢?”
陈师师这么一说,赵福林当然便知道了是谁了,很快,他的儿子也会走上他的老路,被没有儿子的赵祯接进宫中。
大宋军事实力本就不如辽国,更何况是同时和西夏辽国两线作战,那就更不可能赢了,只能乖乖的任其宰割了。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为了推动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赵福林必须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
活字印刷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也许毕升已经发明出来了,但还没有传播开来。
赵福林却没有时间等着活字印刷传播到开封来,他只好请人动手制做木活字了。
几年后,赵祯有了自己的儿子,赵允让的儿子也被送回了他的身边。
只不过赵祯注定了命中没有儿子的命,最后赵允让的儿子还是接了赵祯的龙位,当上了皇帝。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靠着教书院里的学生,知识的传播速度太慢了,而雕版印刷又太费时费力了。
赵福林希望把自己所掌握的数理化知识,编纂成书,迅速的在整个大宋传播,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这方面的天才,加速大宋科技发明的脚步。
而这些书,赵福林并没有打算要赚钱,只要有人对这些书感兴趣,他不介意免费的奉送。
这一天,赵福林正在编写化学课本时,陈师师拿了一份请贴过来。
赵福林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的是汝南郡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