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节 隆中对(第3 / 3页)
张澈摇摇头道:“怕是很难成功。”
赵泽勇问道:“为什么?只要你留下来,我看就能办成。”
赵泽勇是真心的赞服现在的张澈了,觉得他这两年没白在美国上学。同时心中暗叹留美的硕士就是牛叉啊,真是人才啊,这问题分析的,够透彻。赵泽勇不知道的是,就是在美国张澈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在政治理论界是小有名气的先锋学者。
张澈摇摇头:“就是我留下来也无济于事。”
赵泽勇笑道:“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张澈道:“这样容易出军阀啊。”
赵泽勇一惊:“何以见得。”
张澈道:“兵是将的兵,将是兵的将,何以不是军阀,这已经是军阀了。想想,如果朱玉德司令要造反,怕是大多数兵会听他的吧。”
赵泽勇点点头,在军中朱玉德的威望确实比自己高多了,但是赵泽勇坚信,朱玉德是不会造反的。
张澈接着道:“要取消这样的情况也不难,军事正规化,制度化,才能去私人化。简单的说,就是采取退役制度,当兵的几年后就退役,就不可能跟军官结成长久的私人关系。而军官也不在负责练兵,只负责带兵,也不会跟士兵太过亲密。”
张澈道:“这不是信心不信心的问题,我问你个问题,你想不想当皇帝?”
赵泽勇点点头,确实现在的士兵是军官训练出来的,俗话说是他们一手带出来的兵,这样的兵不听他们的话才见鬼了。按照张澈说的,建立专门的士兵训练营训练士兵,而军官只负责带兵,一批批士兵走出训练营加入军队,而军中一批批老兵离开军营转入预备役,最后退役。这样确实能打破现有的官兵体系,是一个好办法。
“哎呀,没想到你这几年变化这么大啊,这可真是人才啊。”
赵泽勇不由得感叹道。两年前张澈暑假回来的时候,对于他学习经济,赵泽勇是乐意的,但是同时也有遗憾,因为对于经济,赵泽勇就知道个哈佛商学院,认为张澈没去哈佛真是可惜,没想到才过了两年多,张澈的见识就如此独特了。
“谢谢省长夸奖。”
赵泽勇哈哈道:“我不是夸奖你,这可是真心话。怎么样,这次不走了吧,留下帮我吧,你这大纲很好,就按它说的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