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隽娘产子(第1 / 3页)
“隽娘,还好吧?”王氏关切地问。
“有劳阿娘关心,媳妇一切还好!”隽娘道,突然面色一变,大声痛呼,“哎呦!”
接生婆子一看,原来是要生产了。荣娘子忙让人将隽娘扶到产房,王氏和小王氏也随同进了产房。热水一盆盆端进去又递出来,房内传来隽娘压抑而痛苦的叫喊,听得崔芮父子三人的心一阵阵地收紧。
风住了,树静了,连正在做事的奴仆也不由放轻了手脚,就怕破坏了这份美妙。隽娘觉得自己惶恐不安的心也逐渐平稳下来。
千年的期盼,终于换来你一声轻叹,换来那一眼的惊艳。
余音缭绕。
“啪啪!”崔芮的击掌声将众人惊醒。
“瑾儿,这曲子为父怎从未听过?”崔芮问。
从崇仁坊崔府出来,崔瑾掩饰不住眼底的笑意。身后的贵祥手里捧着大小几个盒子,都是从伯父那里得来的,其中不乏名人真迹。而祖母、婶娘等人的见面礼,或是文房四宝或是精巧的摆件,都已被人送到宣阳坊,连几个姊妹兄弟也给他带了礼物。崔理却是慎重地将一个碧玉笔洗交给他,道:“十三弟,得知你喜爱书法,此乃为兄最为喜欢的笔洗,望你常怀谦虚谨慎之心,扬吾博陵崔氏之美名!”而崔瑾也严肃地拱手道:“大兄之令,弟谨遵!”其实,看到崔理那故作老成的样子,他就禁不住想笑。崔芮用手指戳戳两小的额头,哈哈大笑。
已近年关,崔崇与崔芮更加忙碌。崔慕向吏部述职后就在家等着年后安排新的职务,不出意外,便是御史台下属台院从六品下侍御史。所以,崔瑾时常被接到崇仁坊。因还未寻到合适的先生,崔理等几个年纪稍大的孩子一同听课。见崔瑾对琴、书、画三艺颇有领悟,崔慕便着重考教他棋艺和对经学的理解。崔慕虽性子严板,但很会教授于人,引经据典,民间传说,随手拈来,还结合当今时事进行分析。同时,他不是一味地授予,还要求孩子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仔细讲解。崔瑾得益匪浅,有些困惑许久的问题也茅塞顿开。对崔瑾提出的一些颇有深度的疑问,崔慕暗自惊叹,但更是兴致勃勃,为此还经常在授课后钻到书房内翻看各种典籍,以便更好地回答各种刁钻古怪的问题。
“此子,前途不可估也!”一次,崔慕对崔崇叹道。
崔瑾有自知之明,不因前世所获的一点先进经验而沾沾自喜,而是更加虚心谨慎。这也让崔慕更满意。
见长子学识进步极大,崔芮很是骄傲,但偏要酸溜溜地对隽娘道:“瑾儿都不愿呆着自家了!”隽娘哭笑不得。
崔瑾眨眨眼,将情绪隐藏在心底,抬眸浅笑道:“儿子随手弹的,无名!”
“哦?”对于这种情形崔芮已经麻木,因为长子经常弹奏无头无尾的曲调,问他,他总是说在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为父在琴音中看到一株独立千百年的青莲,那么,就称为‘莲曲’可好?”崔芮摩挲着下颌道。
“哼!什么‘莲曲’,一点都不雅致!”崔崇与王氏慢慢走近院子,小王氏在后跟随。
“父亲(阿翁)!阿娘!嫂子!”崔芮和隽娘忙唤道。他们未料到崔崇也会来。崔瑾和崔瑜也忙行礼。
一晃,隽娘已怀胎十月,生产的日子就在这几日。崔瑾给伯父告了假,不再外出,连李大郎的邀约也婉拒。李大郎听闻,让人送了不少补品来。
这日一大早,隽娘便频频胎动,请大夫把脉,知已快生产。一切两位接生婆随时待命,一切用具均早已准备妥当,旁边的耳房也设为产房。
荣大娘道:“娘子,离生产还有一会儿,您忍着点,先走动走动,这样才能顺当些!”
隽娘也知此话有理,扶着几个奴婢的手在院子里慢慢挪动,时而停下深吸一口气。崔芮见自家夫人痛苦的模样,自己又帮不上忙,心中甚是焦虑。崔瑾遂让人将焦尾拿过来,净手焚香。一曲“莲说”悠悠扬扬在崔府上空回荡。
一池清潭,一朵红莲,在水中央轻轻舞动。对着晨辉,对着晚霞,对着风霜雪雨,它在诉说,它在等候,等候那个手握书册款款而来的青衫男子,等候那温润平静的目光淡淡地看向自己。于是,它羞涩地绽开笑颜,一瓣、两瓣……将自己最美的容颜静静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