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船厂(第2 / 2页)
那些士卒得知,便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了自由报名,不料最后居然九成士卒都愿意打工赚钱。唐初,虽然重视军队建设,但奈何国库一直空虚,所以除去基本的军备,士卒的饷钱极低,主要靠的还是平时上阵杀敌得的奖励,若是平时,能够混饱饭就不错了。所以得知能得到工钱,那真是高兴得不得了。
柴绍一看,不成啊,这样子军心就散了。崔瑾便又道,这种地、造船、治安保卫的士卒半年或一年一换,另外,即便是种地、造船,每日的军事训练也不能耽搁。治安保卫的士卒,按照执行出海任务按天支付补贴。如此,才算让士卒们平息了下来,按照崔瑾给出的条件进行了选择和调换。
柴绍笑道:“小十三郎,若是按你的法子,这大唐就养不起军队了。”
崔瑾摇摇头:“当兵辛苦,不仅是要吃苦,更是要拼命,若是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如何能让将士们拼命?”唐初主要施行的是府兵制,府兵需要自筹武器、粮草、衣甲、马匹等,负担沉重。只是府兵按均田令授田,免除租佣调,这是府兵制能得以实施的经济基础。同时,府兵是农兵合一,平时务农,闲时训练,战时出征,战斗力低下。而那些战斗力强大的部队,主要还是集中在边军,内地府兵最多是参加一下叛乱剿匪。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李振皱皱眉头,道:“某吃住都在此处,他们来作甚?”他可没想过让媳妇儿儿女也住在船坞内,这样不利于保密。
崔瑾摇摇头:“已经让人买了一处宅子,振叔和宝叔可以住在一起,这也可互相照顾。”既然要在苏州呆上好几年,自然是要将一家人都带走的,所以李宝也带上了家人。原本两兄弟便关系紧密,正好做邻居。
李振也不客气,爽快地拱手道:“那就多谢小十三郎了!”
客气了一番后,自然是参观船坞,查看船厂,接见主要的船工。得知这位便是那制造船模、绘制图纸的崔小郎君,那些老船工不禁有膜拜之心,心中纷纷暗道,怪不得李总管说这位是文曲星转世,果真如此啊,若不然,怎会如此年纪便懂得那么深奥的造船本事?
崔瑾和船工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感谢他们对船厂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表示,今后必将他们的名字登记在册上报朝廷,根据其成绩对其进行嘉奖。
这些事儿已经是非常熟悉了,就如造纸场和印刷厂的那些主要员工一样,这些处于最底层的人们,能够按时得到工钱,且是一笔不菲的工钱,已经是非常满足了,何况旦有成绩,李总管便根据管理规定足额发放奖励,绝不吃回扣拿好处。如今,再听闻要将他们的名字上报朝廷,或许还能得到嘉奖,船工们终于忍不住热泪盈眶。
待大家平静下来,崔瑾便开始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一是准备试航已经造好的福船、沙船、广船和侦察船,二是开始加大马力全力造船,三是继续攻坚克难改进技术。
船工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崔小郎君的信任,造出最漂亮最结实最快速的海上船舶。
而有位老船工提出,若想在半年内造出各六艘海船,若干搜侦察船,人手有些紧张。
崔瑾笑道:“此次从将作监和工部要了不少人来,正好可以不足人手。”和造纸场和印刷厂一样,目前,船厂实施的也是流水线作业,只要有熟练工带着,那些人便可以依葫芦画瓢地开展工作,当然,精细活、关键活全都还得依赖熟练工,他们只能打打杂而已。而船厂需要的正是大量的打杂工。同时,也和柴绍商议了,将士卒作三部分,一部分去帮忙种地、一部分进船厂打杂,一部分负责治安保卫。到时候,均支付工钱。如此,士卒们也高兴,自己也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若是从外面召集员工,一是不敢用,二是苏州人口不多也不好招人,三是时间较为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