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 第四百零四章 探望

第四百零四章 探望(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忐忑不安的心此刻才终于平静下来,卢节咬咬唇,竭力掩饰着唇角的笑意:“只要表兄不嫌弃便好。”

原本说几句便要离开的,此刻崔瑾倒是起了心思想多了解自己未来的小妻子,若无意外,今后是要共度一生之人,若是能彼此熟悉一些、了解一些,以后也好相处。他可不想如旁人一般,夫妻之间总是相敬如宾,倘若,人生原本最亲密的夫妻间客气得像主人和宾客一样,这样的婚姻还有意义么?于是,崔瑾便坐了下来,微笑着与卢节谈天。或是说说自己遇到的趣事,或是问问卢节日常的生活喜好。卢节又惊又喜,忍住羞涩,红着脸温婉地回答。一时,听闻那海上的壮丽风光,海里的奇特生物,双眼亮晶晶的,听得兴致,不由捂住嘴发出阵阵惊叹。

“今后,若是节表妹有兴趣,我可以带你出海钓鱼。”崔瑾最后许诺道。

卢节连连点头,心中充满向往,非常遗憾地道:“前次表兄遣人送来一幅海上日出的画,奴家本想绣成屏风的,可是容师傅说如今奴家的绣工尚缺些火候,可惜那画作。”

李愔和李贞自己从封地出发到江南。临行前,崔瑾挨家挨户地匆匆与长辈们告别,又抽空见了几个下属,好生敲打嘱咐了一番。最后,给卢节和武珝留下颇有身手的侍女和护卫各四人,这是让长孙娉婷被掳之事吓到了。

看到四个面色沉稳、容貌普通的侍女,卢节的嘴角轻轻上翘。早几年,武珝身边便有五个懂得功夫的侍女,这让卢节心头颇有些不是滋味,只是暗自安慰自己,那是因为武小娘子打理报社,需要日日出门,再加上当时她与武三娘寄人篱下,所以表兄才给了她五个贴身侍女。

“不知几位姐姐如何称呼?”卢节温婉地笑道。

几个侍女忙蹲身行礼,连道不敢逾越,并请小娘子赐名。卢节略一思索,便分别取名为秋婷、秋萍、秋玲、秋莹,而另四名护卫则为清风、霁月、流云、辰星。

看着那一匣子绣着青竹墨兰的帕子,十数个别致的荷包,崔瑾扬扬眉,对一脸羞涩的卢节拱拱手,温和地笑道:“让节表妹费心了,我可以用好一阵了。”不到十一岁的小女生,便有如此绣工,真是难得。

卢节红着脸,垂着头,捏着手,细声细气地道:“奴家如今已经学着裁剪了,原本想替表兄缝一套衣衫的,却不知尺寸,所以只做了两套中衣,缝得不好,还望表兄不要嫌弃。”说着,又将一个包袱推给崔瑾。

崔瑾很想说,自己从里到外的衣裳已经很多很多了,往往是还未上身便穿不得了。不过,这念头只是在脑中一闪而过,自然不会破坏了别人的好心情。接过包袱,在期盼的目光中打开,仔细摸了摸,是上好的棉布,一为月色,一为浅蓝,柔软细嫩,贴身穿极好。崔瑾近几年才从胡商那里得到了棉花种子,然后在江南试种、推广,如今与海贸、粮食、桑蚕、瓷器、茶叶、盐业成了江南的七大支柱产业之一。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华夏之前,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华夏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也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关于棉花传入我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可见,棉花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全国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崔瑾的到来,将棉花种植提前了七百余年。

古时的女孩子早当家早成熟,十岁上下便能缝衣煮饭打理中馈,真让后世之人惭愧。崔瑾瞟了眼卢节白嫩的小手,担心她将手指戳破了。比如长孙聘婷,最是不喜提针拿线,着实让长孙夫人头疼,但崔瑾却道,既然不喜便罢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就成了。长孙无忌夫妇又是欣慰又是叹息,心中得意,偏偏责怪崔瑾对聘婷太过骄纵。

崔瑾将中衣打开,只见衣领、衣袖和下摆处用比衣裳颜色略深的丝线绣了兰竹图案,极为精细,想必也费了不少心神,让他心头微动。将衣裳叠好,面色不由更加柔和,语气也柔了几分:“多谢节表妹,只是小心伤了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