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仕(第1 / 2页)
李承乾忍不住“扑哧”一笑,李世民也竭力憋笑。“你啊,这话在此处说说便罢了,可不许在外胡说八道,不然,让旁人知晓,可不得犯了众怒?”李世民用手点了点,严肃地道。
崔瑾耸耸肩,撇撇嘴:“这可是大实话呢,您未瞧见家父的奏折就挺实用的?平铺直叙,简单明了,看着毫不费劲儿。”
“你是在为你父亲请功么?要不,朕再给他加加担子?”李世民打趣道,突然想起一事,“你伯父申请外派,你祖父也告老致仕,你以为若何?”
崔瑾斟酌着回道:“此事,祖父和伯父皆告知了微臣,微臣以为,祖父年纪大了,年前大病一场,调理了好几个月才好转,但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如今,江山人才辈出,老臣既然精力不足,还不如开恩让他们回家含饴弄孙享享清福。而伯父大人也是感到对地方了解不够,经验不足,故此提出外派,以便今后更好地为国为君效力。”博陵崔氏一门太显赫,以前自己父子二人尚未回京倒也罢了,如今回来了,便显得过于瞩目。一个家族的昌盛,不是看有几个高官,而是后继有人。不仅是伯父寻求外派,还有大兄崔理也有此心思。到地方上待几年,积累经验,积累政绩,再回京城,更容易升迁。朝中,如今有自己父子二人看着,加上祖父这根定海神针,让其余人出去,倒是极好的机会。
当然,实际上,崔芮已打着巡视地方官学的幌子,携带妻女一路游山玩水,很是逍遥。但是,看李世民的模样,是不准备放崔瑾出京的,至少这几年是别想了。
崔瑾旁观李世民教导李承乾处理国家大事,从不多言多舌。他很是纳闷,你老人家要培养接班人,干嘛要将自己陪着,许多事情你们不是不方便让“外人”知道么,害得每每到那时,都不得不装聋作哑,恨不得找个理由躲避开去。话说,你老人家真不将自己当“外人”啊!分理奏折,不是该内侍的事儿么?
只是,不管崔瑾如何怨念,如何明的暗的说明隐患,甚至直言不讳地对李世民道:“岳父大人啊,虽然女婿也是半个儿子,但毕竟君臣有别,而小婿对政务没啥兴趣,还不如让小婿到藏书阁抄书的好。据说,皇宫内的藏书阁有不少珍本孤本呢,可否允许小婿上午去藏书阁学习知识,下午再到各部门参观实习?”
看到崔瑾一脸的希翼,李世民哼哼冷笑几声:“哼,朕和承乾为了大唐繁荣昌盛殚心竭虑,恨不得长了三头六臂,偏偏有人有大才却惫懒,在旁冷眼旁观,这便是上天赐予大唐的文曲星?你不是曾说过,大唐是千万人之大唐,全国上下应当同心协力共建文明昌盛之华夏么?你不是曾教育稚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么?如今怎自己却贪图享受不求上进畏苦怕难?”
崔瑾很是委屈,自己是这个意思么,这些年难道没有为大唐作贡献?好像,自己的爵位也是凭着功劳而得的吧?“岳父大人啊,小婿只是觉着更适应做学问,人贵在有自知,若是去教书育人尚可,当然,更适合到天南地北考察民情。要不,您就派小婿去替你巡视四方,想想啊,如今大唐疆土越发辽阔,虽然您英明无比,大臣们勤勉有加,但是,所谓‘人上一百种种色色’,谁能保证那些地方官吏能认真执行朝廷的律法制度,能将天子的恩德、朝廷的政策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真正地造福地方,造福民众?当然,朝廷也派了御史下去实施监督,但仍有不少制度上的漏洞。”
李承乾忙问:“有何不足?”
作为帝王,谁都不喜欢朝堂成为一家之言,博陵崔氏虽然这些年对朝廷贡献多多,但能上早朝的太多了,一门四人位居高位,故此,李世民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的。今个儿拿话问崔瑾,不过是不想让这个有本事的小女婿起疑心,以为自己过河拆桥罢了。他皱了皱眉,道:“你祖父明达吏事,法令宽平,实为良臣,如今正当用人之际,朕如何离得开这些老臣?”若说告老致仕,崔崇比房玄龄还要小几岁,如今房玄龄还在中枢干得热热闹闹,怎能以这个理由让他辞职?
崔瑾叹了口气,无奈地道:“若是依着岁数,可不还能多做几年贡献?只是上次得了风寒,一股脑将过去种种隐患都引发了出来,太医说要静养,正巧孙真人年底回京,又请他瞧了瞧,开了几副药,说早年间受过重伤,年轻时还不觉得,上了年纪可不全都发作出来了么,也亏着这些年注重养生,不然,早就熬不住了。就如胡国公秦大将军,可不就是早年间数次重伤,身子亏空太多,不过中年便再不能骑马射箭了么?金钱地位权势自然令人向往,但健康没了,那些又算什么?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你只能躺在床榻上眼睁睁地瞧着,吃不得穿不得用不得,即便那陵墓修建得奢华,也是冷冰冰的一副棺材,什么死后哀荣,都是假的,还得好好地保重身体,放下一切繁琐杂念,好好地享受晚年。”
崔瑾淡淡地笑道:“心里有个模糊的想法,却并不完善,还得四处走走看看,收集信息,才能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监管制度。”
李世民扬扬眉:“不过是想出京游山玩水罢了,找这么多理由作甚?都是成家立业之人了,难道就舍得将几个媳妇儿留在家中,你爹娘还等着抱孙儿呢!”
崔瑾风轻云淡地笑着:“岳父大人可是冤枉小婿了,小婿可是一心为国为民呢!您想想,若是不知地方之实情,如何针对性地制定约束管理制度?人啊,一旦权力大了,心也跟着大了,说不得便生出啥不好的想法,那就得先将条条框框制度出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上面有制度管着,身边有人监督着,时刻纠正你的言行,一旦走偏走歪了,便立即纠正,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老百姓的伤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国家造成的损失。小婿一片赤诚之心,您不说夸赞奖赏,还误会歪曲,真是让小婿伤心啊!嗯嗯,明儿个让兕子回宫守着您哭,谁让您委屈了她的夫君呢!”
李世民顺手抓起面前的奏折就扔过来,崔瑾敏捷地一侧身,手一挥,将奏折抓住,笑盈盈地道:“岳父大人,就算小婿猜中了您的心思,您也不用羞恼嘛,自家人说说笑笑,哪里能真正计较呢?再说了,即便写这奏折的人略显啰嗦,但也是费了好些心思不是?先歌功颂德,写得花团锦簇,表忠心表决心,还得将事情说清楚,要粮要钱要政策要鼓励,多不容易啊!虽然嘛,洋洋洒洒近千字,只有最后几行有用,但好歹也算是臣子们的一片心意不是?”
他嘀咕着:“敢情这笔墨纸张不要钱,还嫌三省六部的相公们政务不多,担心天子和太子整日闲得慌呢!反正啊,每次看到这些文采斐然啰啰嗦嗦半天说不到正事儿的奏折,眼睛就要抽筋儿,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