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李泰(第1 / 2页)
李承乾自然不会说不好的,笑道:“你且去,并让你嫂嫂多准备些你和表弟喜欢吃的菜肴。”
又对李愔和李贞道:“六王弟、八王弟的功课可带进宫了,要不也随稚奴到东宫去坐坐,今日下午该到吏部还是兵部?”
“对,极对!”李泰脸抽了抽,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笑容,笑道,“时辰不早了,表弟快些进大殿才是。”
李治腾腾腾轻快地走上台阶,眼睛瞪得圆溜溜的,无比惊讶地道:“哎呀,这是四王兄?不会吧,你怎么长得这样瘦了?嗯,不过挺好的,比过去好多了,不仅模样更好看了,身材也出来了,要知道,肥胖不利于健康,会产生若干疾病,哦,表兄说,那叫啥并发症。啊,你得好好保持这样的好身材,这才像亲兄弟不是,瞧瞧大兄、三王兄和我,这身材、这形象、这模样、这风采,啧啧,多好!要问我们是如何保持这好身材的,那就是坚持锻炼!”
不仅是脸,连嘴角也开始抽搐,片刻,李泰才道:“稚奴的确是丰神俊秀玉树临风,为兄惭愧。”
李治摆摆手,大方地道:“四王兄不必妄自菲薄,你这一瘦下来,便也是面如冠玉风度翩翩,虽然比表兄差一些,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喜可贺啊!”
李治啧啧有声,很是感慨地摇头晃脑,拉着崔瑾的胳膊走进大殿。附耳低声道:“表兄可觉得他是不是挺有趣的?我想,是不是应该深入接触了解一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要不,过两日我请他喝酒?但听说他这几年在府中酒量增长颇快,很担心不是他的对手,不要到时反倒被他套话了去。”
计算着,明年崔玦三兄弟参加过童试后,次年便能继续参加八月份的乡试,虽然紧张一些,但是,也能节约三年的时间。趁着这三年,一来是继续巩固基础知识,二来是深入实践活动,无论是今后从仕还是其他,都有莫大的好处。崔瑾自己的想法是,带着妻儿老小寻找一片安静的地方,但几个兄弟,则要遵从他们的意愿。对于土生土长的华夏人来说,这片热土才是他们不可割舍的根,若非迫不得已,极少有人愿意离开这里。所谓“穷家难舍,热土难离”,也有“求人不如求己,他乡不如故乡”的说法。而崔瑾或许是经历得多了,倒没有如此热切的感情。
为了让李泰更快地适应新生活,李世民便恩准他每日跟随上朝。于是,每日除了见到李承乾这个太子外,还有大唐的钱袋子李恪,另有李治、李愔和李贞三个尚未真正当差的秦王,加上李泰这位空有爵位无封地的郡王。依照品级来说,郡王与国公均为从一品,但是,郡王为王族,又比国公尊贵,但是,最实惠的还是要看食邑。比如,如今崔瑾食邑三千户,就比众多王爵都要多,更别提国公了。而李泰,如今只是空有一个头衔,为虚封,没封邑,不能有王府侍卫,全靠国库划拨的俸禄,若没有其他进项,单单是维持偌大个王府的开支都难以支持。不过,想必李世民是舍不得这个儿子受苦的,一月半月地赏赐些财物便足够他挥霍了。
再上朝,便遇到了新鲜出炉的靖江郡王李泰。多年不见,不敢相信这便是那个圆润的小胖子,瘦了下来,身材也出来了,与李承乾和李治便有五六分的相似,倒也英姿勃勃,只是,那谦和有礼的笑容中,崔瑾总是察觉到一丝不和谐。
刚随着众人迈进承天门,李泰站在台阶上向众人微微欠身拱手,面含微笑,温文尔雅,虽然已有心里准备,但仍让不少人的眼睛微微闪了闪。
“表弟,多年未见,风采更胜当年啊!”李泰笑眯眯地招呼崔瑾。
崔瑾瞟了一眼他,笑道:“你们几位王爷一人敬一杯便足以让人醉倒了,也不必用其它酒,庄子上的桃花酿或者梅子酒或者梨花白等等均可,爽口味美气香,不知不觉便喝高了。”
李治眼睛一亮:“这可好,明儿个我就去你府上取十坛八坛的,只是,你可多给我几粒解酒丸,过度饮酒伤身啊!”
“成!”崔瑾颔首。
李泰不由打了个寒颤。皱了皱眉,如此暑热,怎么背上凉飕飕的?难道是因为大殿内放置的冰盆过多?过去自己可是最怕热的,一到夏季就恨不得整日躲进冰库中。哎呀,刚才稚奴说加强锻炼,是不是锻炼过少了?他抬眼瞟了瞟李治和崔瑾的后背,眼底闪过一丝厉色,一闪而过,又是一片温和。
下朝,李治与李承乾、崔瑾挥手:“大兄,稚奴到东宫等你和表兄可好,免得来回折腾浪费时间,就在东宫做功课好了,表兄布置的功课还没做完呢!”
崔瑾淡淡地笑着还礼:“是啊,好久不见了,郡王殿下倒是变化极大。”
李泰摸摸面颊,满意地点点头:“可不是呢,以前贪吃,故此长得太过肥胖,连多走几步路都嫌累得慌,如今可好,虽然不能身轻如燕,但也是行动自如了。”
“那么,应当给郡王殿下贺喜了。”崔瑾拱手笑道,“听闻这几年郡王殿下对老庄学说颇有研究,以后若有机会,还请郡王殿下不吝赐教呢!前几日,在下与几位真人讨论‘无为’与‘无不为’,以为道家应当顺应时代发展,以‘无所不容,不所不包’之胸怀,将儒、墨、兵、法、阴阳数家和谐统一起来,更利于国家建设民族昌盛人民幸福。郡王殿下以为若何?”
李泰愣了愣,呵呵一笑:“表弟不愧为袁国师的亲传弟子,对道家学说领悟甚深,吾不足也!惭愧,惭愧啊!”
崔瑾谦虚地道:“郡王殿下谬赞,不过是偶尔感触。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墨家、兵家、法家或是阴阳家、纵横家等等诸子百家,都应以为国为民为己任,相互融合,不断完善,才能不被历史所撇弃。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学说如此,人也如此。郡王殿下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