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崔玦的婚事(第1 / 2页)
李治和房遗爱得知,面面相觑,随后发出会意的笑声。哎哟,还是修炼不够啊,正该闭门思过,修心养性,待哪一日真的能心如止水再不对那个位置起一丝波澜才好呢!
崔瑾并不那等长袖善舞四处结交之人,他更喜欢在一个安静的角落,看书写字作画抚琴雕刻,与知心好友烹茶闲聊,即便是什么都不说,只是静静地观那天外云卷云舒,也是极为惬意的。权势金钱,因为前世今生的出身都算好,所以并不那么热切。而美人儿,前世什么美女没见过,天然的、后天的,淡妆浓抹,清丽娇艳,即便眼前没有,至少电视电影中少不了吧?而他一向是冷清之人,能看得上眼入得了心的,勉强算来不过是荣凝玉一人罢了。今生,身边倒是多了不少人,也多了多了不少责任。
比如,崔瑾到崇仁府李府作客,因为阿姊崔瑜又有身孕了,前两年已生了一子。卢节领着武珝、长孙聘婷和晋阳公主到内院去瞧崔瑜,李俊忍不住再次提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崔瑾撇撇嘴:“叔祖,我年纪还小呢,尚未及冠,以后有的是机会要孩子。”这事儿,不仅是祖父说、叔祖说,还有两位岳父说(李世民倒是没提,晋阳公主才不到十岁呢),所以长辈经常在他耳根子边念叨,让他一听到此话,便赶紧把话题岔开。
“啪!”李俊拿起书本顺手拍了他一下脑袋,冷哼道:“已经十七岁了,还小!何况,武家丫头都已经十九岁了,再未有孕,旁人会如何看她?另外,玦儿的年纪不小了,因早些定下才是。琰儿和珣儿再过两年也好,只是珺儿快十一岁,该相看相看。你爹娘倒是放心,将你们兄妹几人丢在京城,自己去游山玩水自在逍遥,哼,就不怕耽误了儿女们的亲事?”
“收干儿子?”李治大惊,“张亮有这等嗜好?他想作甚?收了多少?”
但凡是世家或是有身份之人,结干亲是极为谨慎的。秦琼尚未成亲时便收有一义子秦用,武艺超群,十七岁被罗艺封为瓦关口守军大将。众反王攻入扬州时,宇文化及捧出玉玺,秦用代秦琼上前接玺,不想被暗藏在盒子内的毒箭射中面门身死。义子也算半子,若无子嗣,还可继承香火。
张亮其人,崔瑾并未多少交集,见面行晚辈礼,恭敬有加,却不亲近。张亮,郑州荥阳人,出身农家,天下大乱,生活无靠,投奔瓦岗,隶属于徐世绩(李勣)部下,随徐世绩降唐,被任命为郑州刺史。因郑州被王世充夺取,张亮无法赴任,遂逃至共城山,不久被被改封为检校定州别驾。武德四年(621年),刘黑闼作乱,徐世绩奉命讨伐,命张亮留守相州可张亮见敌军势大,弃城而逃。其后,在房玄龄的推荐下,任秦王天策府车骑将军,并逐渐得到李世民赏识,被视为心腹之人。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后,张亮奉李世民之命秘密至洛阳招募私党,被李元吉告发下狱,张亮严守秘密,拒不招供,最终得以释放,遣回洛阳。李世民登上帝位后,张亮得封长平郡公,授右卫将军、怀州总管。后,进封郧国公。
论作战,张亮生性怯懦,并无帅才,但善于行政,常常暗遣手下侦知治下善恶细隐,抑制豪强,抚恤贫弱,故而得到称赞。只是,张亮的懦弱,不仅表现在战场上,还体现在治家。张亮发达后,便抛弃结发妻子,另娶李氏。李氏并非陇西、赵郡李氏,不过是一地方士族之女,生性骄横,很是瞧不上田舍郎出身、暴发户一般粗鲁的张亮,张亮对其既宠爱又惧怕。后来,李氏与人私通,张亮却将此人收为养子,取名张慎几。
以上,更多的是崔瑾从历史记忆中得知。但大多能对得上号。抛妻另娶,品行有亏;不战而逃,非武将之为;家宅不宁,何以安邦?种种,令人不耻。
崔瑾觉得头疼,玦弟和珺妹还是小学生呢,怎么就开始提亲事了?便道:“当年侄孙可是说过,玦弟他们可自行选择。再说,玦弟明年要参加童试,可不能分了心,还是再过两年吧,待他思想成熟一些,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未来的妻子。”
崔瑾提议道:“可着人看紧张亮之妻李氏,此妇狂妄骄纵,好奢侈享受,张亮诸多事宜并不隐瞒于她,定能从她身上获取不少消息。”
李治与房遗爱互望一眼,心里有了方向。只要嘴巴不紧,爱显摆,好钱财,这人就好对付。二人便开始在一旁嘀咕商量。房遗爱建议,还可以从李氏的私生子张慎几入手,据说,李氏很是喜爱这个儿子,张亮也爱屋及乌,对其极为关照,甚至常常带在身边亲自教导。李治又道,张亮前妻所生的儿子张顗(后又改名为张慎微),与张亮之间的关系不算好,甚至还比不上张慎几,常常因为私下辱骂李氏而被张亮毒打,可见其是如何怨恨张亮和李氏了。至于张亮的其他干儿子,需要进一步查证,派人小心接触,以期获得情报。
李泰那里,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杨氏,二是李泰附中的宫人内侍。那位神秘的张先生,自然是关注重点,他到底从何而来,怀有何目的?照理说,谁也不会看上一个明显就被厌弃之人,张先生为何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贬为庶人的李泰,还成功地帮助其扭转形象,成功地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线?此人,非奸即盗!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作为父亲的李世民或许不如此想吧,能够将误入歧途的儿子拉正道,不知该如何感激才是。甚至,李世民还有心传唤此人进宫,若是此人真有才能,便不会吝啬一个官职。只是,刚刚有这个念头,便被长孙氏婉言相劝,道,细观青雀,并不如表面所见的痛改前非,只要从他表达心头的悔恨和对爹娘的关切时,丝毫未提及自己的兄弟姊妹,由此可见,他心里还是有心结的。紧紧地握住李世民的手,长孙氏眼中含泪:“圣上,都是妾身的错,没有教导好青雀,让他起了不该起的念头,每每想起,就痛不欲生。承乾勤奋好学,礼贤下士,友爱孝悌,是难得的贤德储君。而稚奴恪儿他们与承乾兄友弟恭,都是好孩子。这是多么难得啊!圣上,朝堂上的事妾室不懂,只想让自己的孩子和睦相处。青雀,他喜欢钻研学问,那就让他好生读书便是,不要参与朝政,更不要给予太多恩宠,如此,方能安定人心啊!”
如此一说,李世民即便再不忍心,也只能依了长孙氏,令人送了几箱子书到靖江郡王府,又传下口谕曰,靖江郡王自幼好读书,为不影响其修心养性,即日起不必再上朝,每月初一十五可进宫拜见皇后,其余时间便好生在府中做学问吧。
李泰笑容可掬地送内侍出了大殿,回到书房,令众人散去,关上门,随即传来一阵声响。半晌,唤人进去收拾,称,一时头晕,手滑,不小心将书案上的东西拂在地上,打碎了。还连道可惜,让人好生收拾了,另外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