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延续(第2 / 2页)
财团和集团不同,前者是一种以银行、准银团机构等金融机构为核心,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紧密结合起来的大型企业集团。相对而言,此类企业集团规模较大,实力雄厚,数量较少,如日本的三菱、三井、住友,美国的摩根、洛克菲勒、杜邦、花旗。而极北财团虽然倚靠钻石、技术上的大量收益而财力雄厚,但比起传统财团,它的实力还是太弱,尤其在这种危机时刻,缺少基础的极北就格外的脆弱。
在罗兰介入德比尔斯之前,它的市价不过176亿,年收入不足20亿美元,但随着大量质优价廉的钻石进入市场,伴随着钻石的稳定降价,这个市场也被无限的扩展,至极北财团建立之前,钻石的利润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南非英美公司从中得到了60%以上的利润,带着对未来的更多期望,以罗兰的极北集团为主,配合奥本海默家族和伊尔顿家族共同组建了极北财团,但大难临头各自飞,有格伦伯格坐镇的伊尔顿尚好,奥本海默却已经有了抛售股票的意图,在破产的巨大压力下,吴云和罗兰都急的心如火燎,更是无法回答股东的质问,直到亚克多的信息传来。
最新全本:、、、、、、、、、、
一周以后,众多记者久邀不到的吴云又通过极北财团发布了一条震撼的消息——读书计划ii。
新闻发布会上的罗兰侃侃而谈:“在这个计划中,极北财团将建立一个基金组织代为管理,初始注资10亿美金,并将不定期的继续追加投入。”
镁光灯在闪烁,吴云却已陷入了再一次的思考。在推广《管窥数学》时的报告让吴云感慨,那是一份声情并茂的见闻录,负责在西北某地赠送图书的推广员遭见到了他从未想象到的状况——很多人不认识字,很多人一生只见过几本书,很多孩子只见过课本,很多孩子辍学后再也没有看过书,很多人不知道数学是什么,很多人看不懂浅显的语句,很多人连解释都听不懂……他碰到了一个好像完全脱离了现实的世界,但吴云知道,就是在他的家乡,依然有这样的人一代代的生存着。
为此吴云设想能够让《管窥数学》的部分推广思想延续下来,例如“给每一个销售量不足当地人口十分之一的地区进行图书赠送”,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任何组织的计划。
在普及教育方面,以往的人们可能采取捐资办学,建设图书馆或赠送图书等手段,这是一种慈善性的不彻底的手段,而吴云则作出了一个很“吴云化”或数学化的决定——将书直接发放到最终用户的手中,保证在确定的地区每十人有一套“极北图书”。
为了保证这一计划的实现,吴云开始寻找政府支持,开始重新雇佣人员评定一批科普读物和文学类图书予以推广,并根据当地政府的统计数据分发图书,“让每个人都有书看”——一个在中国延绵了数千年之久的希望终于在吴云的手中有了最有力的回应。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如果不是罗兰,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同意吴云的主意,他可能不屑一顾,他可能会用“荒唐”来形容,但他绝对不会说“好吧”,因为一旦说出这两个字就意味着他要和政府进行无休止的谈判磋商,要冒着得罪书商作者的危险,要建立一个像邮政一般庞大的网络,要购买数亿本图书,就是这一声轻轻的“好吧”,极北集团就有了一个数亿美元的窟窿,而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个窟窿变的更深更广,这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吴云的要求还会继续增长,所以赠送的面积还会增长,所有每套书籍的数量还会增长。
但罗兰还是同意了,他不得不承认,在普及教育上,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虽然开支很大,但相比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区区百万洛币的花销实在是便宜,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地球实力的增长就是吴云实力的增长,虽然这种增长在几年、几十年中难以显现出来,但在星际联盟的评定中,潜力也是重要的一环。
所以,极北财团的员工们又忙碌了起来,虽然比不上之前的疲于奔命,但喘息却也短暂,这片辽阔的地域广大的让人担忧,人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极北还能撑多久?
吴云也有这样的疑问,罗兰表面上平静,内心却如沸水般不安,极北财团已经达到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