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2 / 3页)
淑妃道:“如此一来,朝野上下和风尽吹,本宫希望你们安心辅佐幼主,共创大夏帝国辉煌。”
“臣遵旨。”
大体的谈判告一段落,细节什么的,还需要以后再商量。司徒尚说道:“先帝驾崩,大臣亦觉得悲伤,臣恳求淑妃娘娘准许大臣入宫为陛下守灵,且送陛下最后一程。”
承认幼主,承认秦王做摄政王,司徒尚就可以为丞相...抬眼看向淑妃,此时若是他反对的话,大夏帝国顷刻内乱。
淑妃道:“本宫以为阿琳所言的双赢一词用得极好!”
“淑妃娘娘欲尊太后?”
“这个么...”淑妃勾起了嘴角,轻声说道;“等到秦王晋位摄政王后再说。”
司徒尚衡量了一会,最后问道:“朝中大臣的认命...”
可能是淑妃所出的五皇子,五皇子年龄适合,太后可以辅政...司徒尚站在淑妃的角度考虑,怎么想都不会有别人。
“陛下传位于小皇子,秦王为摄政王辅政!”淑妃将遗诏念了一遍。
不负所望,淑妃看到了发愣的谪仙!合上遗诏,淑妃问道:“怎么?九郎对陛下传位诏书有意见?”
话语虽是轻快,但淑妃话中隐含的警告并不少,司徒尚道:“臣只是意外陛下的选择,秦王殿下英武不凡,然秦王为摄政王辅政...臣怕天下难服?”
“司徒九郎若为丞相,天下人可服?”淑妃淡淡的说道。
“丞相和摄政王共商!”淑妃瞟了司徒尚一眼,“不过,本宫不会眼看着司徒丞相过分的欺负摄政王,摄政王忠勇可嘉,但口才上比不得司徒丞相,本宫以为交锋还是势均力敌比较好,本宫这些年帮着先帝处理奏折,先帝驾崩,幼主登基,本宫猛然悠闲下来,还有些不太适应,九郎有大才,本宫一直无缘同九郎见到啊。”
这是威胁!司徒尚心想同淑妃交锋的话,占据上风也不是很容易,淑妃这是明摆着的警告,司徒尚如果用辩才和政治才华’欺负‘摄政王,淑妃也不会在后宫里只做一个守节的妇人。
淑妃同秦王之间...司徒尚总觉得他们之间关系不正常,联想到秦王妃成了玉嫔,李姓皇族又一向是如此糜烂,他们之间若是有私情,也不算惊世骇俗的事情,先帝安葬后,淑妃同摄政王**的话...他就当作看不到好了,只要别太过分就行。
淑妃对秦王的维护,不准任何人欺负秦王,司徒尚还是觉得挺新鲜的。
“臣会听命于摄政王殿下。”司徒尚表态了。
...
丞相?司徒尚眉头皱了皱,“臣刚刚成及冠,不足堪当如此大任。“
”这是摄政王的意思,也是本宫的意思,九郎天赋异禀,才学惊天,丞相之位舍你其谁?”
“臣父如何?”
“司徒太尉老成谋国,老而弥坚,自然是继续为太尉。”淑妃叹了一口气,“幼主登基,正是需要众卿辅佐,摄政王好战,在政事上多有不足,同样需要丞相太尉的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