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新的课题(第3 / 8页)
推荐小说:
将自己的计划一一写了下来,准备明天给朱元璋瞅瞅。
奏疏写到一半,福清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嗔道:
“一天天就知道忙政务,饭都不吃了。”
陈景恪抬头笑道:“一个难题意外得到解决,这不是高兴吗。”
许柴佬可不是被历史埋没的人才,人家可是在正史上留名的人。
原本的世界,他顺利发育成吕宋巨富,成为南洋明人领袖。
永乐三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到达吕宋,册封其为吕宋总督,统揽该区域军、政、财、文大权。
任职直到永乐二十二年,达20年之久,其能力可见一斑。
可惜,郑和下西洋只是为了钱和宣扬国威,没有真正开拓南洋的打算。
陈景恪能想到的,就只有工商业。
接下来就是小琉球和吕宋……现在叫楚国。
将这里打造好,也是经略南洋的重要一环。
这个范围囊括了全球一半的人口,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前世有人做过一个计算,以崖州为中心画一個四千公里的圆。
许柴佬也并未能做出更大的成就。
但有句话叫,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有那个能力,又处在那个位置,大明提前二十年经略南洋,他依然参与了进来。
并且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开端。
既然已经有了适合的人选,陈景恪就决定,直接在南洋推行新政。
许柴佬的出现,给了他意外的惊喜。
没想到民间竟然还有这样的大才。
稍加培养,就是个不错的新政执行者。
历史真的埋没了太多的人才,他不禁感慨。
事实上,是他对历史的了解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