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38章方孝孺也配写史?

第338章方孝孺也配写史?(第2 / 9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明知会被误会还要用这个名字,要说他不是故意的鬼都不信。

对此陈景恪只是笑了笑,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当然,他们也没忘记那三百多朝鲜国学子。

方孝孺抽空回去正式成立了书院。

名字很简单,伊水洛水各取一字,伊洛书院。

表面看很正常,然而陈景恪却看出了其中的内涵。

宋朝理学大家程颐,曾经在洛阳建立过一所书院,名为伊川书院。

方孝孺颔首道:“我也有很多疑问想向你请教……”

于是,两人就各自将自己的疑问提出,另一个人做问答。

叶云流很知机的找来笔墨开始记录,这可都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必须要记好了。

放在洪武十五年刚入宫那会儿,陈景恪是绝不敢如此深入的,和他探讨学问的。

无他,底蕴不够怕露底。

所以伊洛地区还有个‘理学名区’的美誉。

方孝孺在这里建书院,还取名叫伊洛书院,无异于骑脸输出。

或者说,他自己有没有这重意思并不重要。

别人看到这個名字,是定然会多想的。

以他的智慧,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他的短板也渐渐补了上来。

再加上超越时代的见识,完全能和方孝孺论道而不落下风。

这种探讨,不只是对方孝孺有帮助,陈景恪自己也收获匪浅。

尤其是关于如何用华夏文化重新解释唯物学,他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这种理解反馈到大同世界的架构上,让他产生了很多想法,之前的瓶颈松动了许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