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提前特供 集合(第1 / 4页)
也就刚把自家的‘特供’酒准备好,市里那边就来了通知,集合,准备去省里了。
他的目标就是要么捞一笔收手,要继续干,就奔着干翻所有酒去的,以后都认我步步高酒业的酒,其他的酒往后排一排。
至于说囤茅台什么的,没啥意思,以后让人们都囤咱的酒。
茅台未来还要继续被五粮液压制一段时间的,直到其他酒企逐渐落幕,他们俩又打的不可开交,最终茅台胜出。
看他们争个第一都那么辛苦,燕长青觉得还是自己辛苦点算了,让他们并列第二也挺好。
……
第162章提前特供集合
酒厂现在日夜都在生产,反正基本都靠人工,只是如果燕长青不在,酿出来的酒就难免有些差别。
好的差的都有,所以灌装之前,燕长青就必须亲自把关,不然同系列的酒,口感差别大的话,说出去就坏口碑了。
这年头的酒企真的百花齐放,也可以说是良莠不齐。
单是玉东省这边,大牌子的酒好几个,虽然未来都会神奇的倒闭。
品酒调配也不用分什么时间,只要燕长青在厂里就在做。
把酒都准备好,贴上签,然后就可以进车间灌装成可以进入市场的商品,逐渐向批发市场那边运着。
又特意灌装了一些好酒,也不贴正式的标签,弄了个简易点的特供签——虽然现在还没准备特供哪里,但是迟早要有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话虽然不太适合现代市场竞争规律,但是道理还是有的。
现在还不是‘特供’神话破灭的时候,是刚起步,还要火上二十年的。
说神奇也确实神奇,酒的利润也算众所周知的大,特别是名牌酒,可是它们就是能一个个倒闭。
不过说不神奇,其实也有规律可循。
因为看一下就知道,所有酒厂在到达鼎盛期之前,利润都很高。但是接下来,产量还是那么多,工艺还是老样子,名声也越来越响,可利润就是越来越低,最后酒厂都销声匿迹了。
大概就是所谓的创业难守业更难。
不过人家现在都还没倒闭呢,燕长青就得稳住了,熬死他们我才是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