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证据来(第3 / 5页)
如果没有内应协助,不会有谁冒着得罪刘瑾这个司礼监掌印的风险在朱厚照面前挑拨离间。宫内真正跟刘瑾交恶的人不少,但敢在朱厚照面前说刘瑾坏话的却屈指可数,沈溪盘桓了下,最好的人选,莫过于张苑。
“张苑此人,跟我关系纠缠不清,如果继续用他,势必引发很多不可预料的后果,现在张氏兄弟已知他跟我的关系,就算斗倒刘瑾,张苑得势,他也不会站在我这边,培植张苑没有任何意义……不如想想怎么把小拧子这颗棋子盘活,让其成为陛下跟前宠臣,替代刘瑾。”
……
……
沈溪不得不考虑诛除刘瑾的计划。
面对谢迁的提请,沈溪更多是敷衍。
离开皇宫后,沈溪还在思索这个问题:“谢老儿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跟宫内太监勾连的想法?他向我如此提议,不像是试探,而是真的想这么做……莫非谢老儿认为从正途扳倒刘瑾已经没有可能?”
“唉,因刘瑾专权,就连朝廷内这些正派老臣都不得不改变想法,做一些他们自己根本就不屑于去做的事情,这算是正德朝最大的悲哀吧。”
“原来的历史上,李东阳选择向刘瑾妥协,而这一世谢迁则是试图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对付刘瑾,看来这阉党之祸,已经让文臣武将不在意什么规矩,只要能取得成效便可!”
马车颠簸中,沈溪越想越觉得谢迁似乎准备乱来。
这是建立在他跟朱厚照关系急剧恶化的情况下。
他知道自己跟朱厚照间的关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缓和,如此一来很可能会促成刘瑾不断向朱厚照进谗言,彻底抹杀自己跟朱厚照的师生情谊。
既然刘瑾已成为一大隐患,以前种种顾虑便不复存在,只有彻底击垮刘瑾,朝廷才能恢复到他想要的秩序中,他才能合理运用自己的能力,改变这个时代,而不是一直被正德朝的政治乱局牵着鼻子走。
这是一个复杂的儒家社会,只有刘瑾这样无所顾忌的权阉才能撼动文官集团的统治地位,沈溪就算再有本事,还是一再被历史牵绊,一个论资排辈就让他到如今都无法改变大明历史走向。
就在沈溪琢磨如何利用朱厚照身边人来对付刘瑾时,朱厚照还在为钟夫人逃走之事黯然神伤。
“历史上刘瑾因为谋反之罪伏诛,说明到后来他野心膨胀,已经不甘于做‘立皇帝’!或许可以采用一些手段,加快刘瑾权倾朝野、目中无人的步伐,让朱厚照那小子感觉危机重重,如此或可让刘瑾覆灭的时间提前。”
沈溪想法逐步明确,回到府宅,他来到书房伏案写下一些东西,仔细斟酌,又亲手将这些纸张烧毁。
“刘瑾地位几乎不可动摇,这是建立在他对陛下喜好的把控上,他对陛下的性格比谁都了解,加上善于敛财以满足陛下私欲,所以比谁都更得宠。”
“如果循常规手段对付刘瑾,必然要让朱厚照对刘瑾产生怀疑……现在刘瑾没有掌控朝政大权,不敢对朱厚照有所不敬,但若是可利用一些事,让朱厚照感觉自身的权威受到威胁,未必就没法把刘瑾扳倒。”
沈溪把计划定好,发现最后不可避免还是要涉及宫内找内应策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