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雾里寻茶 > 85.半块瓷片

85.半块瓷片(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因为铜离子的极端敏感,所以在炉膛温度不够的时候,红色便会呈现黑色或者灰色。而温度一旦过高,图案便会出现飞花,或者整个整个图案完全失败了。

我手上的这片瓷片,其实不完全是釉里红,大部分都是青花的图案,我之所以说是釉里红,只是因为我看见在瓷器的角落上,有一点点的红色花纹,但一定不是我的血迹。!!

竹竿一直由最左被推到最右边,我一直没有感觉到碰见什么异物。正当我觉得自己的出发点错误的时候,我的竹竿被什么东西挡了一下,然后停顿了一下,接着继续向前动去。然后我听见从洞里面很小声的发出一声,咔嚓。听见这个声音,我心说坏了,不会是里面有什么机关吧。三明治家难不成有暗器,我当即就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了。人不动弹,眼睛却没有闲着,一直在环顾四周看有没有什么的地方会突然出现一个小孔投射飞镖之类的东西。

过了半响,周围还是寂静一片。我才把注意力又投放回洞口。我凭着刚才手上对竹竿碰见东西的触感,找到声音发出的地方,然后轻轻的往出口拨弄里面的东西。我这么做也是本能反应,如果不是什么机关的开关,也许就是可以给我解迷的东西,我想试着拨拉出来。

一次一次的尝试,让我发现里面那个东西其实很小,而且是个圆的东西。我压低了身体,就快变成打桌球的姿势了,过了有30多分钟,里面的东西没有半点要被弄出来的意思,我的腰背已经酸痛的不行了。索性就去屋外又找了一根更长的竹竿,重新伸进洞内,在刚开始找到东西的位置,蹲下来又一阵猛拨。我终于感觉到里面的东西有一些往外移动了,因为竹条无法弯曲,不然我就勾出来。我只能拿着竹条用最前沿的位置去触碰里面那个物体,当它动了动之后,我有换上短的那根。

弄得我满头是汗,那个东西已经到了约莫是我手臂长的位置了,我迫不及待的将手伸进去。手一入那个洞口,我感觉到一阵湿气。我很惊讶如果潮湿的洞内,那个柜子如果常年不腐烂的。还没来得及考虑清楚这个问题,我的手就探进去,碰见那个物体。接着我感觉到手指被什么东西划了一道。很痛,我迅速缩了回来,之间中指已经开始流血了,原来里面是个锋利的东西,我将血液挤掉,然后用衣服将手指先保住,让其暂时止血。接着换了一只手更加小心的往里探去。

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我的动作更加慢。终于我好像摸到了一个东西,光滑,冰凉,而且不规则。我尽量手掌长大的抓住了那个东西,然后拿了出来。

如果说曾经的我只是因为好奇而慢慢的走进一个又一个的迷宫,那么现在我已经不得不顺着走下去了,因为我的好奇,我的周围的人以及我的朋友好像全部都像是蝴蝶效应一样的被带入了一个充满迷幻的漩涡里面。而我想要出来只能自己摸着边慢慢前进。却不知道是离迷宫的核心更加的进还是只是拐了几个弯路而已。

有了想法就要赶紧行动,三明治已经一个人开始行动了。我心里还是有一个小小的盼望,也许我能弄清楚昨晚想要弄清楚的一切事情,三明治就会出现的。曾经落单过的我对那个处境仍然耿耿于怀。以前我并害怕一个人,但自从三明治出现之后,情况好像开始有些改变了。

墙上有一个和抽屉一样宽的洞,洞里面依然很黑。我想去碰碰运气,去到桌子旁边将昨晚那盏灯拍打了一下,然后将电池取下来又装回去。拿着等走回屋子,然后放在拿到洞口。将开关猛地一开,果然不出我所料,电池蓄电会重新使用一段时间,但时间不会太长。我赶紧迎着光线往洞里看去。

这个屋里后面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大一个洞都没有任何要穿透的感觉。里面光线照进去之后没有反射出什么东西。想打在了虚无上面,我绷着神经往里面瞧去。我本来感觉这个洞可能只有那半截抽屉一般大小和长短。但稍加考虑其实就可以推翻自己刚才的想法。

因为不是手电筒,光线无法很好地全部聚拢在一点,所以循着灯光看进去是非常分散的几个点。正当我还在搜寻的时候,光线暗了一下,然后完全的暗了下去。我把灯重新拆开,按照刚才的方法如法炮制了一番。这回没有任何反应了,应该是彻底的没有电了。

我惊呆了,那个东西半块不完整的瓷片。什么东西打碎了之后留下来的。手指上已经止血了,只是不敢用力气,不然刚刚凝结的血桥板又会裂开。这片瓷器之所以让我惊呆了的原因是太薄了。我那在手上,完全感觉不到重量。而且我可以看见那截断瓷旁边的血痕,应该就是我刚才弄得,所以瓷器锋利成什么样子。

难道刚才的咔嚓一声,是我将它打碎的声音。不会这么寸吧。这个地方怎么会有瓷器,我有点想不透了,而且红疙瘩真的就是要这个东西么?不过可以把东西放在这么隐蔽的地方也说明这东西的宝贵了。于是我仔细端详起来这片瓷器是上面是什么。

瓷器从横截面看起来是两边都挂了釉,但因为本身胎质就很薄,所以釉也是淡淡的一层。我将那片碎瓷放在眼前,不需要对光的同时就完全可以看见对面,像薄纱一般。这已经足够让我惊艳的了,无论是那个窑口,我都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东西,这种东西更本就是存在于历史的故事里面。瓷片上还有花纹,花纹的工艺看起来用的釉里红的装饰。

釉里红是瓷器上装饰的一种,通常是在瓷片的釉面内着色,所以一定是属于釉下彩。花纹色调呈红色,红色的形成是因为在颜料中掺有少量的铜,颜料涂在瓷器表面之后涂抹上透明的釉色加以1300度的高温开始烧至,铜在高温中会呈现出红色。所以称之为釉里红。这个技术发源于元代。一直到现代很多杯子,碗的还会有这样的颜色。制作精美的釉里红根据所绘花纹的不同,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感觉。

时而婉约,时而贵气,时而质朴,它也常常作为配色和纯青花的东西放在一起。也就是说一个杯子上也许只有一点点的釉里红的装饰。那种万蓝丛中一点红的感觉也让人觉得爱不释手。但釉里红的烧制技术非常复杂,所以有时候在釉里红的瓷片上会看见点点黑斑,甚至直接变成釉里黑的情况也是会见到的,特别是在明朝时期,皇家开始欣赏这种技术,所以大规模的开始生产,一旦什么东西成规模了,这个东西的质量或多或少的就会有所下降。

我放下灯,走出门,转到屋子的后面,想看看屋后面到底是什么?刚走到一半,我就停下来了,不用走过去了。屋后就是一整座山,屋子是沿着山建造的。第一天和三明治在窗口看见的小溪也是这座山上面留下来,绕道屋子的一侧便可以看见那条小溪流经的脉络。一条泛着光的银丝在眼前流淌。

这个房子建造的依山傍水,真的环境非常好。之前我只是我注意到了这个小屋的幽雅和舒适,认为房子建造者只是为了享受这里的风光,所以因地制宜的建造它。但今天我有了新的想法。也许整个房子才是一个障眼法,为的是掩盖那个洞。那个洞里面有什么?这个问题随着我得知了房子的目的之后就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面越来越不能被分解掉。

我找了一个竹竿,往屋子后面走。屋子后面已经长满了杂草。因为常年的无人打扫和整理。还没有走到屋后就已经被一阵阵腐臭的植物味道给熏的将要败退了。我透过那堆杂草望过去,的确是有一部分和房屋是连成一截的。但我不能够到,连将竹竿伸过去都显得非常辛苦。我将杂草和一些已经腐烂的植物用竹竿够出来。折腾了半天,成效不大,植物大部分是蔓藤式的,整片连在一起,老的新的互相缠绕。抓了一截就会带出来另一截。这里的植物长的不是一年两年了。云南气候湿润,植物自然就是疯了一般的繁殖。我弄的两只胳膊酸疼,手指甲里面都是植物的绿汁。也只是清理出来了大约直径不到1米的方寸之地。

换一个战略方式。我又回到屋子里面,拿着刚才从屋外捡到的竹竿。竹竿约有1米长,而且是新竹子,韧性很好。看不见就看不见吧,我将竹竿一段伸进那个洞口。然后沿着四边感觉了一下,除了下端是和抽屉平齐的,其他各三面都感觉不到能有多深。这应该是拽拖的时候听见的磨石的声音的由来。确定了内部的情况之后,我就用竹竿靠着最下端呈伞状波动。这样能探到的范围就远远大于洞口的那一点。

竹竿长过埋在墙里面的那截抽屉。我小心的轻轻的波动,因为不知道里面会是什么。然直觉告诉我,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我先从左边开始,那么我人就是站在洞口的最右边。什么东西也没有的感觉。然后我在小心翼翼的往另一边拨拉,我已经将竹竿最大限度的深入洞中,杠杆原理造成我这样的操作办法是最费力气,完全是用只手腕在努力的推动着竹竿的进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