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第3 / 6页)
元康帝仅剩的三位皇子中,以雍王为嫡长,身份天然就符合继承人的标准,更不用说他手里不仅有兵有人,且余下的两位皇子——定王和贤王亦以他马首是瞻,纷纷表示支持他。
这让朝臣就算想投靠定王或贤王都没办法。
有朝臣私底下去接触过定王和贤王,试探他们的态度,哪知道这两人态度都是一致,表示那位子除了雍王,没有人能坐上去。
甚至他们还给出一个非常有力的理由:雍王是皇太孙的生父,皇太孙的生父不当皇帝,谁来当皇帝?
没人知道他当时怎么想,为何会选择将皇位传给雍王。
雍王生来有疾,所有人都将他排除在皇位之外,以为他最多只能当个亲王,或被新皇忌惮,不得善终。
后来雍王的儿子被封为皇太孙,众人又以为,他作为皇太孙的亲生父亲,最多便是当个摄政王。
或许摄政王也轮不到他,毕竟皇帝身体硬朗,看着还能再活个十几二十年。
哪知道世事无常,皇帝中毒,命不久矣,皇太孙还未满周岁。
他的那位皇兄,是大周最完美的太子,贤德优秀,对兄弟友爱,尤其爱护他这个嫡亲的弟弟,他从识字伊始,都是先太子所教,对这世间的认知,也是先太子教给他的。
前世的他活着,只是为了大周而活。
今世他有至亲的母亲,有至爱的妻子,有传承他血脉的儿子。
他的妻子是个聪慧之人,可以帮他一起治理这个国家;等儿子长大后,会有儿子帮忙,他不会再累死在案上,不会重蹈覆辙。
陆玄愔喟叹一声,真好啊!
或许这也是皇帝选择传位雍王的原因。
雍王是所有皇子中手里有兵权
()的,又有平定荣亲王叛乱之功,还有贤王和定王支持,皇帝除了选他,没有第二个人可选。
在场的文武大臣自然没有一个出声反对。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不能。
他从来没有这般感谢命运,让他们能重来一次,纵使是百世换一世,他亦不悔。
重来一次,他会做得更好。
-
国丧过后,便是登基大典,接着是封后大典。
元康帝驾崩前,当着满朝文武大臣和宗室的面,立下了遗旨,传位于第七子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