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第4 / 6页)
在给临敬殿换玻璃窗的时候,明旭又问了一回太上皇的意思,直接在正殿和侧殿那里修了一条廊道,一面是玻璃,一面是火墙,方便天气不好的时候太上皇往来正侧殿。
这会儿太上皇就是顺着这条廊道走进了侧殿,父子君臣分别见过礼后,太上皇就说起了倭奴那边的金银矿。
明旭开始的时候还没弄明白为什么要让林如海一个工部尚书去倭奴监工挖矿,但很快便明白了太上皇是有意让林如海躲出去。
想到之前听说的‘电母’一事,明旭便明白太上皇为什么这么做了。
还真有。
出海去倭奴讨公道的将士们到是传回来不少捷报,太上皇派去探测金矿银矿的人也确定那边的金银储备相当丰富。太上皇担心林如海犯原则性错误,最后不好收场便决定派林如海去倭奴盯着金银矿的事。
林如海不是四王八公,也不是王子腾,他家里养着小电母,太上皇在处理林如海的问题上就得非常慎重。轻了不行,重了也不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林如海远远的调出去。
不过太上皇还准备让林如海兼着工部尚书的差事,在他出国这段时间由户部尚书负责统筹工部一应事宜。
也就是说原本是户部的差事落在了林如海头上,原本是林如海的工作都交给了户部尚书,
等赖大离开,林如海将所有的线索全都堆砌起来,思绪瞬间打开,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不过眨眼间的事。
太上皇这是借着元春和贾家想要将四王八公都紧紧的连在一起,借着给元春建省亲别院先耗一波各家财力,之后再让各家势力都一点一点浮出水面。等到省亲别院建起来了,元春再小产,那些人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还赔了那么多的银子,肯定会对贾家生出怨怼……
林如海心忖,若他所料不差,元春‘小产’后,太上皇会误导元春的小产与新帝有关,与此同时他和新帝的后宫都会出现其他六家的女子。将这些人的势力分成两派,一派支持新帝,一派支持太上皇,先由着他们自己内斗,等时机差不多了,再随便挑个由头抄家夺爵罢官。
像是荣国府,二太太做的那些事就足够贾家人喝一壶的了。
不但如此,林如海还想到了太上皇还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再将宗室们过一水。毕竟有‘杀子之仇’在先,不管太上皇还能不能再有孩子,他与新帝都已经起了芥蒂,那再过继一个更听话的,或是年纪更小的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让林如海带上几个户部和工部的人去倭奴……也是留了一手。
……
不好处置林如海的太上皇在听说林如海还在宫里没去参加贾家的集|会时还不由点了两下头。不管是巧合还是发现了什么,知道躲事就不枉他一番手下留情。
等林如海跟明旭就着工部负责的事务说了一通后,太上皇也没宣这二人去正殿,便背着手从半年前才打通的正侧殿的玻璃廊道里走了到了临敬殿的侧殿。
因玻璃的大量生产,宫里已经陆续更换了玻璃窗户,因玻璃窗户比窗户纸透亮保暖,虽看起来更换玻璃是一笔大支出,但也变相的省了碳火和频繁更换窗纸的费用。而且屋里暖和了,人也能少生病。从长久看,也不算奢靡。
将太上皇的算计想得七七.八八后,林如海不禁伸出双手狠狠的搓了几把脸。
这瘪犊子将自己的儿孙都熬死了也只消停了两年,现在就又开始磨刀霍霍的朝宗室和文武百官们出手了。
他咋就这么能呢?
在心中长叹一声,林如海不由感慨了一句:他们确实是应该出去躲个三年五载的再回来。
只是他都已经是工部尚书了,就算是出京又能有什么职位适合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