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 章(第6 / 13页)
盖个省亲别院,贾氏一族多少族人都跟着受益。管着家庙的贾芹,补种花木的贾芸,还有贾菱,贾菖等等贾家人,哪个没得了好处?
如果贾家的儿郎出息了,那贾家的女儿无论是在宫里或是嫁到了宫外的,她们也有像凤姐儿与贾琏提起王家,提起王子腾的骄傲和体面。
当年贾赦强纳鸳鸯时,鸳鸯就曾对她嫡亲嫂子说过类似的话。
可实际,冤枉是真冤枉,但要说全是连累却也不见得。
世人讲同气连枝,休戚与共。
贾家最常挂在嘴边的也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
贾家好了,贾家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受些益处。反之,也是一样。
贾家的男人从骨子里就是吸姐妹血的,哪怕贾琮在探春这件事情上也不是全然的无辜。
贾琮,小邢氏还有邢夫人都有些私房在外面没被查收,老俩口带着小外孙过日子,也一样是衣食无忧。
邢夫人当年以为自己会被休,所以悄悄攒了私房出来。后来虽然跟着贾母去了京郊庄子也没拿出来。这会儿就指着亲兄弟给自己收尸,逢年过节的给烧些纸钱呢,哪里还会吝啬这些她带不走的身外之物?
小邢氏藏了些私房亲娘那边,到不是为了旁的,而是担心贾琮学了父兄,她成了她姑姑,最后让她父母将来生活无计,这才留了些后手。
贾琮则是因为贾母和凤姐儿的那套组合操作,多留了个心眼。
买下二进小院后,就将一些散碎银票,连着这处小院的房契都藏在了二进小院的西厢房。
是,贾琮是弟弟,又只是个堂弟,就是冷眼旁观也是人之常情。可贾琮姓贾,探春也姓贾,他们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当初冷眼旁观,今日就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吧。元春封妃后,如果贾琮已经入仕途了,那他在任上的功绩就不会被人抢夺,也能少受些上官的打压。仕途也相较那些没有姐妹在宫中的官员要顺遂些。
也许这一波红利在自已家里不明显,但他们走在外面却绝对让不少人顾及几l分。
元春封妃后是这样,探春若是在宫里熬出头来,做为探春的隔房堂兄弟,贾琮不也是同样受益?
邢大舅舅那边拿了银钱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人伢子那里买了个跟小外孙差不多的小男孩,然后将那个小男孩送到寺里出家,将卖身契留给小外孙。
不过如今正是风口浪尖上,邢大舅舅也没敢立时就将小外孙放出来。
锁上门院,又弄了些家俱到菜窖里,给小外孙布置出了
一间屋子出来,老俩口轮留在下面陪着他。
出了事后,老俩口日常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女儿女婿冤枉,被连累得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