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第261节(第3 / 5页)
在了无人烟的草原上行走三天后,路旁逐渐有了人生活的痕迹,湖泊下方的农田里稻苗长得正盛,水鸭子在稻田觅食,驼队经过,水鸭嘎嘎乱叫,扑棱棱蹿进稻田深处不见踪影了。
“这是从你们大汉朝传来的水稻。”赵秦说。
“在我们的水稻传过来之前,你们这里没有水稻种植吗?”隋玉问。
“那我不清楚,在那之前我还没出生。”赵秦不种地,也就没了解过,“我只听说好多年前,大汉的使团往来频繁,你们的皇帝将汉地的良种赠送给我们,我们把大宛独有的良种马和果茎之物回赠给你们。之后又有商队过来,他们运走了我们的药材、羊毛毯、长毛狮等等,也带来了织布机、灶台、烟囱、绸缎、丝帛等等,你们在我们这里可以看见很多汉地的东西。”
正说着,隋玉的视野里出现一处农家,土石为基,墙面半是夯土半是木头,屋顶是圆形的,这一点很有异域风情,但在一处矮房顶上突兀地竖着一个烟囱。戴着黑红色小帽的妇人从屋里探头出来,她穿着淡紫色的纱裙,立在门外好奇地望着过路的商队。
“听你们的。”隋玉说,“劳你们费心了。”
徐大当家摆手,“这没什么,你第一次过来不明白罢了,下次再来就知道了。商队走商,难就难在路上,至于交易,跟行路相比要简单许多。”
“这个城邑也有两家收购绸缎的客家。”赵秦开口插话。
“我晓得,我们去问价了,价钱有些低。”徐大当家说,“我们再往前走走。”
隋玉跟他们私下商量了,在买消息方面,四家轮流着出钱,一个消息四家共享,免得花费不必要的钱。
徐氏商队的译人走过去打听前几日有没有路过的商队,得知了消息,商队继续赶路。
“还有多久才到下一个城邑?”宋娴问。
“没多久了,顶多再有两天,下一个城邑是个大城,你们的商货应当能卖出去。”赵秦说。
如他所说,当人烟越发稠密,路旁的农田越发多时,占地颇大的城邑出现在眼前。
跟上一个城邑不同,这个城邑的百姓是以农耕为主,过着群居的生活,人烟繁盛,故而形成一座大城。
商队又歇半天,次日,四个商队离开这座城邑,又往西南方向走。
小阿妹赶着羊群去吃草,她跟绿芽儿摆手,目送商队远去,她拿着大剪子去给羊剪毛。
草场上牛羊遍地,远离城邑了,人和牲畜的影子才消失不见,草丛里却多了鸟雀的踪影,在驼铃声的惊扰下,它们簌簌起飞,带着花粉和草屑满天飞。
商队横渡,野草倒地,然而不过一个夜晚,草场上踏出来的痕迹很快又消失不见,折断的野草为新生的野草腾出生长空间,在这个自由又了无人烟的草场上,花花草草野蛮生长。
第282章 路遇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