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二十五章 佳期枉叹 2(第2 / 3页)
钟铄高剑悄悄滑入水中,迅疾隐没难寻。若金伫立在船头,望着黑沉的江面,默然良久。
白日若金段销等人或沿岸或游江勘查彩砂附近地形,勘查完毕,段销便记在纸上,密密麻麻写了许多。若金本不过问,因钟铄所绘之图,才有兴趣一观。她看见钟铄的图,便想起他曾绘制的沙海地图和家中的堆沙模型,不禁会心而笑。图上用两种字体写了不少注解,其中一个若金认出是钟铄的,另外一个应是段销的。但若金觉此字似曾相识,好像在何处见过。直到见到阿穆进来,她才想起这字与阿穆折扇上的字如出一辙。她回想那日情景与这些天来的种种,不禁恍然大悟,直骂自己太笨,早该看出端倪啊!
日落之后,画舫照旧行向江心。阿穆吹罢一支江南小曲,段销奏了首《兼葭》。阿穆微微红了脸,段销反复奏了两回,阿穆都未开口,段销望着她,若有所思。若金在阿穆耳边说:“你怎么不唱呢?段先生琴艺高超,你歌喉甜美,你俩琴歌相和,珠联璧合啊。”阿穆支吾着说:“这个我……我不会唱。”
段销似听到此语,瞥了阿穆一眼。一回奏毕,又从头复弹,阿穆转头望着江水。却听一个清朗的男声悠悠唱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若金一愣,望望段销,见段销虽手下抚琴,口中歌唱,却眼望阿穆,目光热切。阿穆面红耳赤,垂首不语。
若金约略猜出两人或是凭曲传情,既为阿穆感到甜蜜,又为自己感到伤悲。她刚要起身出去,给两人独处空间,段销正唱到“……溯洄从之,道阻且跻……”,兵士入内,段销一愣,歌停琴止。他向阿穆歉然一笑,起身出舱。
钟铄也目瞪口呆地望着若金,怔怔无语。
高剑却十分高兴地说:“公主,素戈是不是也在?”
若金回过神来,刚要答话,素戈闻声从舱中出来,见果真是高剑,欢喜不已,高剑牵住她的手,众目睽睽下,素戈赧颜,轻轻挣脱,心疼地说:“你浑身都湿透了。”掏出帕子拭去高剑脸上的水,又回舱拿了件披风给高剑披上。
画舫调转船头,缓缓向北驶去。钟铄高剑身上背着丝绳,丝绳一头垂在水中,两人跪坐在船头,随着船行速度,缓缓放绳。原来两人前些时日已受命潜至沐阴,扮作渔民,白日以打渔为掩护,勘查沐阴附近江势地形,晚间将丝绳一端系于南岸礁石,引绳驾舟离岸,中途浮水渡江至画舫,用画舫继续牵引丝绳至北岸,以此测量江面宽度。
沐阴守卫松懈,因乾军大败于津口,且占领彩砂后两军从未开战,沐阴上下均视沐江为天堑,不认为乾军能够攻过沐江,因此两城竟似和平共处一般,只要不越界,甚少干涉,渔民也仍旧日日出江。再加上段销做足掩饰,沐阴守兵丝毫未觉有异。
钟铄高剑仍是同前夜一样放绳,放完后,素戈拿出白日备好的酱鸭和芝麻烧饼,这两样都是高剑最爱。高剑大快朵颐,众人也略吃了些。一边吃,一边将前日图中疑问一一核对。行至江心,两人便浮水离去。
接连几日都是如此。来往测量完毕后,钟铄高剑在沐阴江边做了最后一次勘查,一切妥当,便等当晚返回北岸。
两人无事,钟铄坐在船头,高剑躺在舟中,用斗笠盖住头脸,挡着夕阳,双手枕在脑后,舒服地长长叹了口气,“终于能回彩砂了。可以好好地和素戈待上几日。”
钟铄提醒道:“我们在彩砂待不了多久的,得马上赶回江城。”
高剑很是扫兴:“唉,什么时候能不再打仗啊,我真想赶快带素戈回家乡见我爹娘。”
钟铄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江面,忽觉背上一重,回头一看,见是若金为自己披了件披风,他轻声道:“多谢!”若金没有答话,回身默默坐在舱边。
阿穆吹起竹箫,箫声悠扬,如倾如诉。若金静静望着钟铄的背影,哀悦交织。就在不久之前,两人还曾肩并肩坐在船头,渡江北去。那夜自己靠在他的肩头,安然入睡,两人离得那么近,心与心没有距离,那么甜蜜,那么温暖。自己还以为从那以后,再也不会与他分离。然而时隔不过两月,也是同样的夜,也是同一条江,也是同样的方向,两人相隔咫尺,却宛如天涯。她心中黯黯生悲,隐隐作痛。
画舫行至北岸,钟铄高剑在绳上做好记号,画舫旋即南行,段销命兵士代为收绳,两人进舱。钟铄从怀中掏出一只竹筒交给段销,段销打开,里头是钟铄高剑所勘的沐阴地形图,用油纸包着,绘在布上。他铺展于案上,仔细查看,有不明之处便向钟铄高剑询问。钟铄俯首看着地图,感觉若金的目光一直在自己身上,偶尔抬头,两人目光相触,若金便立即躲开。
行至江心,两人即将游水南渡。素戈摘下颈间的长生符,挂在高剑脖上,说:“千万小心。”高剑耳语道:“放心吧,我明晚还来找你。”素戈瞪了他一眼。
钟铄将披风还给若金,若金低着头接过,又忍不住抬头凝视着他,轻声问:“你的伤好了吗?”钟铄目中露出一丝微笑,说:“已经好了。”若金点点头,张了张口,却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