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多方反应(第2 / 3页)
三木是3年前来的B京,平时主要是负责几个产品的维护,偶尔接待一下从岛国来的同事。
他的中文非常流利,甚至还带有点京片子味道,这引起了千叶的赞赏。
“三木君,你地中文大大地好!”他比了个大拇指。
“我父亲是中国人,我虽然从小在岛国长大,但在家里面一直在说中文,我的中文甚至比日语说的还要好。”
“这也是公司派我在这边的主要原因。”三木解释了一句,“你们这次来是有什么事务吗?有没有需要我做的?”
“我们的试验工序在全世界都领先,即便是在最苛刻的控制条件下,单克隆抗体的纯度也不过是比原先提高了30%!”
“现在你告诉我,只需要一个什么催化底物,产量可以提高4倍以上。”他的唾液都快喷到了千叶的脸上。
“武田教授,中国有句古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不妨去看一下再下定论。”千叶不敢得罪这个老头,只好耐心的劝导道。
“行吧,是有位伟人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武田教授知道这次东方之行不可避免,也没再为难千叶。
望着人来人往的机场,武田教授有点新奇,“人好多啊。”他是第一次来这个古老的国家。
三木对此很好奇,千叶虽说是公司的高层,但并不负责销售这块,而武田教授就更没有原因来这了,这边最近也没有什么全球性的学术会议。
“是这样的.”千叶把事情的原委给三木表述了一遍,他并没有选择隐瞒,因离开三木恐怕他们就跟无头的苍蝇差不多。
“这样啊”三木沉思了一下,“我倒是跟信华制药打过几次交道,他们在这里算是比较大的制药公司了。”
“不过,这边的制药公司起步比较晚,大部分技术水平远落后于我们,他们在研发上的投入非常少。”
“他们的人口是我们的10倍。”千叶解释道,“再加上这里是首都,人口密度很大。”
“国土面积也得是我们的10倍吧?”
“25倍。”千叶回答道,“这可是条巨龙。”
谈话间一个举牌子的青年人走了过来,“是千叶老师和武田教授吗?我是咱们公司办事处的是三木。”
几人一块上了辆雷克萨斯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