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没人跟我说啊!(第1 / 5页)
“高风教授最擅长看这些疑难杂症了。”樊主任对大家说道,“正好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咱们医院,待会儿看他怎么说。”
几个主任讨论的间隙,高风很快便到了现场,他仔细看了一下病历,又去对患者查了查体。
“张伯,牛马。”丰田埃尔法的小男孩指着高风说道。
“我觉得还是要再做一次穿刺,再送病理。”呼吸内科的一位主任说道,“肿瘤还是不能排除的,里面有坏死和空洞。”
“虽然前段时间病灶有吸收,但很可能是合并了感染。”
“她现在是癌性发热可能性也很大。”
风湿免疫科的一位姓秦的主任对之前的自身免疫抗体检查存在疑问,他认为结核以及细菌性的感染也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我同意再次进行穿刺,看病理怎么报。”
第451章516.没人跟我说啊!
“大家都发表下意见吧。”主持人出声道,“患者和家属挺着急的,真不行人家就要去国外了。”
“国外的水平也未必比咱们强吧。”某主任不满道,“都什么年代了,还国外的月亮比较圆呢?”
“关键是在咱们这病情一直反复,病人想换个地方也是能够理解的。”旁边有人说了句。
“好了,题外话还是不要说太多了,咱们看病。”主持人打断了几人的交谈。
其他人的意见也大同小异,像这种治疗时间长且复杂的病历,往往做的检查都很全面,绝大部分的可能性都被人想到过,即便是多学科讨论,其实也并不一定能找到问题。
有些时候,就得等,等疾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个时候才能找到罪魁祸首。
像之前那带状疱疹的患者,她初发的症状是胸痛,这个任谁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只有等疱疹出来才能确定。
“鲍院士,高风教授呢?”罕见病门诊的樊主任问道,“让他也来说两句呗。”
“行啊,我给华信给他打电话。”鲍院士心里感觉怪怪的,这货啥意思啊,我水平不行?
“病人大家也已经看过了,她的一般状态还是可以的,这次讨论的主要目的是下一步的诊疗计划。”
“患者的诊断到底有没有问题?接下来的治疗方案怎么调整?”
这个病人的情况比较复杂,发热这么长时间了,肺部的病灶反复变化,诊断这块的确是不怎么明朗,这是让人头痛的地方。
“我觉得还是考虑感染性疾病。”感染科的一名主任开口了,是个戴眼镜的秃顶,一看就知道专业水准很强。
“肺部肿瘤的概率几乎为零,病变的恶性特征不明显,我还是倾向于结核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