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退稿事件(第3 / 5页)
在亚当.戴维斯印象中,华国人是非常注重面子的,特别是那些有能力和身份地位的人。
这样做的话肯定会得罪今年拉斯克医学奖的获得者。
“好难办!”
“什么难办?”忙忘了手头工作的同事迪恩霍奇森走了过来,“给我说说。”
“染色HE,SAF54,Iba-1和GFAP的切片生成的图像错误。”他写下了最终的审稿意见:“不通过。”
高风还不知道,因为这个行为,他即将为自己惹来麻烦。
阿利乌本特利是一名朊病毒研究人员,也是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的神经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并自称是出版伦理的拥护者。
贝尔纳多康明斯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教授。
3周前,贝尔纳多康明斯作为第一作者,阿利乌本特利作为通讯作者,合作在自然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Aerosolstransmitprionstoimmunocompetentandimmunodeficientmice”的论文。
其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朊病毒是动物和人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早在15世纪发现的绵羊的痒病就是由朊病毒所致,1986年在英国发生的牛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其病原也是朊病毒。
美国学者布鲁辛纳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就是为了表彰其在研究朊病毒的性质及其致病机理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读完这篇文章,高风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他索性跑到了系统空间,又搜索了几篇相关的文章。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来竟然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两人的心中,这篇文章绝对是可以发表的,不存在任何障碍。
原因很简单,阿利乌本特利是国际上公认的朊病毒方面的权威,贝尔纳多康明斯作为他曾经的弟子,也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自然医学期刊的编辑亚当.戴维斯感受了压力,他有点犯难。按照正常的流程,独立审稿的专家给出了不通过的意见,那是要返稿给作者进行修改的。
当然如果编辑愿意承担其中的风险,也是可以继续发表的。
但问题来了,这是高风作为独立审稿人审核的第一篇文章,难道要不遵从他的意见吗?
前面也说了,文章写的很好,实验设计的也很精巧,出现问题的是我三副插图。
高风发现这跟他检索到一篇8年前发表的文章里面的配图存在高度的相似。
他仔细审视了一下,确定是同一张图片,作者显然是用了心的,他没有完全的复制粘贴,而是进行了精心的拼接。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理论上染色的切片也不应该完全一样,而且这几张图片上有不明显的断层,这是拼接后遗留下来的瑕疵。
为了保险起见,高风在电脑进行了图像的处理和放大,最终印证了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