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观气望景(第2 / 3页)
而观景,却是平时都用不上的秘法。
一个人若做了大功德,就会有功德圣光护体,行事之间,仿若天佑。
这大功德关键就在那个“大”上面,一般来说,若是普通凡人,没个十几年行善积德,那连最细微的功德圣光都不用想,同时还要求,诚心为善,不图回报,不图名利,这在现代社会,那更是少之又少,姚先这二十年就没见过几个。
人若有怨气,那怨气就会寻向由头,缠住目标,但若是日子久了,就自行消散。
而人死之时,若有深仇大怨,那怨气就会转化为永世不退的死怨,永久纠缠死敌,那观气之道,就是看那人身上有多少怨气缠身,其中又有多少死怨。
这死怨,还是杀人的时候来的最容易。
若是嗜杀之人,那必然是怨气缭绕,至死不休。
“铿锵话语,浩然正气。”这是儒家的说法,这观的第二种气就是浩然正气。
这也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这中年男人才用过的威胁,又被姚先甩了。
中年男人满脸苦笑,掉下来的烟都没理。“当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混口饭吃不容易,我还有两个孩子要养,这条命还请你手下留情。”
---------------------------
杜鹏(中年男人)果然如他所说,知而不言,言而不尽,把他组织的情报卖了个精光。
“组织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异能者自发组织的自助会了,原本互相扶助的组织,却变成犯罪者的巢穴。我这个不入级的家伙,辛辛苦苦为组织干了四十多年,还只是个辅佐小队的小队长,现在都是有家有口的人,没必要为已经变质的组织死而后已。”
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若一人行的正,走的直,日积月累,坦然行事数十载,万事无愧于心,胸中就会有浩然正气,诸邪不敢侵。
这两气,一是外至内,二是内至外,只看两气,就可以那人平时如何为人了。
当然,绝大多数人,走的是中庸之道,既不杀人,偶然也会干些违反道德和本心的事情,那是两者都不沾边的。
而对于姚先来说,若是死怨满身,却丝毫看不到一丝正气,这人也必要留下来浪费粮食了,那码头区的倒霉蛋,基本就是这样的存在。
杀性奇重的姚先还真放过了他。
当然,这可不是姚剑仙转了性,打算改吃素,还是事出有因的。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一个人做过,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而作为一个修行中人,对于看人,姚先有的独门的观气望景之道。
观气,就是看两人身上是否有两气,怨气和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