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六章 小红楼里的大师(第2 / 3页)
“今儿是年初四,老师他精神还好吧?”张儒生问道。
“今儿要吃折箩,老师他精神好着呢,这东西他过去经常吃的,现在觉得最是美味了。”
作为古老的汉族年俗之一。应该说很多地方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都要在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
以前元博大师可是没少吃剩饭剩菜,他这人比较乐观,故而称其为折箩,就当是过年一般,其实吃得很差。
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牛羊肉铺在这一天要到马神庙烧香,因为羊王、牛王、马王均在马神庙内供奉。
“这说明元博大师的字儿的确写得好啊,别人都想要,就连这随手而作的东西,都被当成了墨宝了,难得难得啊,我要是有一天也能达到这个水平,心里头便知足了。”张天元笑着说道。
“会的,只要你能总结出自己的风格来,一定可以的。”张儒生点头道:“而且即便是如今,单单你的那神乎其技的模仿技巧,就可以让你成为当今绝对的书法大家了,本来模仿别人能模仿到这个地步,那也是一种本事的。”
“终归是别人的,谈什么本事啊。”张天元笑着摇了摇头道。
“你这话可不对,很多人一开始就是从模仿开始的,后来之所以会放弃,那是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将前人的书法模仿到位,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加入自己的风格,其实这要比模仿更加简单的。”张儒生摇了摇头道。
他这话张天元还是相信的,如果我国的飞机发动机能够山寨到与美国的飞机发动机一模一样,包括水平都一样的话,那也不用辛辛苦苦自己研制,走自己的方向了,虽然山寨了,但却还无法完全复制,这太困难了。
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
过去帝都有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
三人来到了小红楼之后,敲响了门,里面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走了出来,笑呵呵地跟张儒生聊了起来:“小张啊,你来了。”
“爷爷,还有我呢。”张倩也走了过去,抓住了那老人的胳膊笑道。
“好好好,你们是来看大师的吧?正好这会儿没人,你们很是幸运啊。”那老人笑着说道。
这老人也是元博大师的一个学生,后来分到了帝都师范大学工作,做到了教授的位子,可是后来竟然心甘情愿地来照顾元博大师,这在帝都师范大学还是成了一段佳话的。
同样都是元博大师的弟子,他对张儒生和张倩自然是有好感的,而且经常也开开玩笑,早就非常熟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