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鉴宝秘术内 > 第二四六三章 价值连城

第二四六三章 价值连城(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金银这东西,自古一来中国人都喜欢。

尤其是黄金,那可是被誉为帝王之色的。

就连苹果手机都跟风要弄个什么土豪金,这便可见一斑了。

“唉,可惜了,终究是没有唐代的金银器拍卖,我们也没有个参照啊。”聂震苦笑道。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你这是实话,不过物以稀为贵,在古玩行里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不过听你说的这些拍卖里面,好像都是明清的金银器啊,就没有唐代金银器的拍卖吗?”

聂震虽然惊讶,但也有些疑惑。

“其实明清金银器就可以作为参考标准的,要知道,唐朝是中国金银器发展的繁荣鼎盛阶段。”

张天元笑着说道:“这个时期不仅金银器数量剧增,而且品种丰富多彩。其器形与纹饰的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唐在汲取外域文化并融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金银器制作终于形成了独立的民族风格。此外,银器的数量及其制作工艺尤为令人瞩目。”

他曾经研究过。

目前在古玩市场上所见的金银器,基本上都是以金银饰物为主,大型器皿很少。

从年代上看,又以明清、民国时期为多,早期的金银器则十分罕见。

从生产工艺上看,工艺复杂、制作精美的金银器较少,而大路货的金银器则较多。

“唐朝以后,中国金银器的发展总体上趋于保守,但是金银制品再次呈现与其他器物相结合的趋势,出现了大量互为装饰的合璧产品,其涉及领域之广泛,前所未有。”

“明清金银器制作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浓厚,宝石镶嵌盛行。但是除了珠光宝气,更加富丽堂皇以外,已缺少唐朝金银器特有的勃勃生气。”

“在明代金银器的纹饰中,龙凤形象或图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这一变化到了清代,更加推向极致。”

“也就是说,如果纯粹喜欢金银器的话,唐朝的明显是更有特色,更具有勃勃生气,更令人神往的。”

听到这里,聂震眼睛里都透着兴奋之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