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三章 乡间淘宝(第2 / 3页)
推荐小说:
他没有自己的房子,倒有两个儿子。
因为舅子做古玩,才逐渐上了道。
在他家稍坐,打听点行内消息,闲谈中他的话头里流露出青铜器的信息,当时不过闲说话,谁都没在意。
返回小旅馆的路上,张天元与柳怜聊天,又扯起青铜器的话头。
柳怜似乎窥到张天元的心思,问道:“张哥,你想买那青铜器吗?”
当地人比较质朴,口音和处事的热情给张天元留下很深的印象。
反正张天元和柳怜都是陕州人,虽然这里的陕州话味道跟富城还有闫城那边稍微有一点区别,不过区别并不算很大。
在这里的乡间转了几天,收获并不大,倒是高低起伏的崎岖山路没少走。
如此下去,当然不经济,类似无头苍蝇的到处撞,只能把命运交给毫无同情心的老天,没有比这样做更愚蠢的了。
所以张天元决定改变策略,一路访村串户,一面打听当地的同行。
此时她已经不叫张老师了,改叫张哥了。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听他的话头,此事倒是真有的。”
柳怜还没说什么,展飞就说道:
“依我说张哥你得小心点,咱跟他初次相识,对他不知根不知底,谁知他是啥东西,别让他坑了。
你没发现,他总是看啊看的,我总瞅着他心眼不少。再说,那里有多少青铜器,真假不好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镇上果然找到了。
正是镇上的贩子帮忙,让张天元才买到了第一个青铜器,而且是真品,为春秋时期的带铭文的青铜罐。
贩子是洛州人,当年逃难来到陕州,就在这里做了倒插门的女婿,破烂王出身,日子过得稀松,他做古董买卖,老婆做点纸马花圈类的死人营生。
开头他没在家,说是有赚钱的生意找他,特地打电话给召回来。
他的年纪比张天元大不少,憨厚中不乏狡诈,热情里总是眨巴着眼睛察言观色,让人觉得他在动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