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九章 唐伯虎的油纸伞?(第2 / 3页)
据记载,唐代造纸业发达,社会用纸广泛,一些工匠还尝试在纸上涂桐油,最终制成了能防雨的“油纸伞”。
白居易在《忆江南·江南忆九首之二》中写道:“江南雨,古巷韵绸缪。油纸伞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湿清眸。幽梦一帘收。”
相传,唐时油纸伞已十分盛行,每当下雨时,长安各地随处可见撑伞上街的居民。
在唐代,还出现了用宣纸做伞面、书画家在伞面写字绘画的书画油纸伞。
也是在这一时期,油纸伞传播至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地区。日本过去曾将油纸伞称为“唐伞”,如今日本仍有许多作坊在生产手工油纸伞,据说其工艺与唐代十分接近。
但是要求给出个鉴定书时,老专家才露出滑头的本性。
“在故宫里,东西可以帮助鉴定,但不能出证书,这是规矩!”
老杨头哪里知道其中奥妙,人家不过是托辞。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回了家,可是过不了多久,老杨头好运又来了,又捡到了一个同样的东西,价格比上次还便宜,他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兴奋,凑成一对,也用玻璃罩子保护起来,从此,那对宝物也成了随身携带品。
老杨头本是精明人,可是踏入古玩行时,年事已高,注定不会有太好的眼力,他糊里糊涂做生意,小钱赚了不少,也捡到一个大便宜,有一件很不错的东西。
宋代广泛使用“绿油伞”,其颜色以绿色为主。
今人可以在《清明上河图》里看到这种“绿油伞”的身影。宋人诗句中也将绿油伞称为“纸伞”“雨伞”或“油裳”,如北宋官员孔平仲曾作诗曰:“强登曹亭要远望,纸伞挚手不可操”,“狂风乱挚雨伞飞,瘦马屡拜油裳裂”。
到了元代,由于棉布的发明,出现了棉布上油的油布伞。
他很平庸,没有多少让人回忆的事情,却说明了古玩行的另一个规律:货物无所谓真,无所谓假,糊涂来糊涂去,照样能混口吃喝;你可以不懂古玩,却不能不会忽悠。
这一次老杨头拿来的东西,居然是一把品相非常好的油纸伞。
“清明时节雨纷纷”,想必当时行路的古人也撑起了一把把轻巧的油纸伞。
在古代,油纸伞虽然常见,但非常容易损坏,所以流传下来的很少;现如今,油纸伞贵为民间工艺品,许多藏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了其中的价值,细细探究,小小的油纸伞中还有一些学问。
尽管伞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学界一致认为:雨伞起源于中国,油纸伞便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