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鉴宝秘术内 > 第三五七七章 李老的收藏(二)

第三五七七章 李老的收藏(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成套与单枚其价值至为悬殊也,盖成套者难收,单枚者易得。

李老经常以微不足道的价钱购买到古币珍品,毫无疑义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博览群书、潜心钻研,具有渊博的古币知识和高超的鉴别能力;

二是不辞辛劳,经常风餐露宿、劳师远征,面对成千上万的古币总是不厌其烦逐一甄别。

李老认为:在中国古币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3次高峰,分别为秦朝、唐朝和宋朝。钱币起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

李老说:衡量古币的收藏价值除了看珍稀程度外,是否成套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他的藏品中,有一套极为珍贵的乾隆十二生肖钱,据说这套钱是为庆祝乾隆六十大寿所铸,共铸12套,铸造精美,形象生动。

我国的生肖古币分为两种:一种为大钱,一面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一面铸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另一种为乾隆通宝小钱,每枚背铸一种动物,全套12枚。

前者铸造量很大,后者则极为珍罕。

李老说:我到过全国各地的许多古玩市场,不知挑选过多少古币,但没有发现过这套钱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外圆内方半两钱,统一了形状、重量和钱文。

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从公元前206年一直延续到清朝宣统皇帝退位。

从汉朝到魏晋的700多年间,一直采用五铢钱,铢为重量单位,7个大米粒为一铢,以重量作为钱币的名称。

汉武帝时期,许多地方铸造五铢钱泛滥,汉武帝进行了9次大规模的整治运动,杀了20多万人。

唐代建立后采用开元通宝,开始了通宝的时代,一直延续到清宣统年间。

我也翻阅了20多种有关古币的图书,都没有谈到和收录过这套钱币,因此就是出高价也买不到。

解放前出版的古玩指南#中有这样的记述:古代套钱价值在成套而不在单枚,即成套之钱为无价之宝,而单枚者则值同蔽屣,如从有钱之始直至清末所有历代所铸之钱均能收齐。

将一朝一代之钱收齐,千元万元亦售也。

然若分散则所值即不若斯高贵矣。

即如元代之钱共124枚,如能集全,最低可售1.24万元,即每枚百元之谱,但若分离则每枚最多不过数角数元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