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九章 难得的战国瓦当(第2 / 3页)
战国树木卷云纹瓦当:仅残存下半部分,泥质灰胎,当面饰有四条弦纹,纹饰中间为一树木,在树木两侧各饰有一卷云纹及乳丁,上下图案应该对称。
战国树木双骑纹半瓦当:泥质灰胎,呈青灰色,质地坚硬。
当时的制作方法是:先制圆形的陶坯,然后劈开坯筒,入窑烧造。
四剖或六剖为板瓦,对剖为筒瓦,故“瓦解”一词源于此。
战国时期瓦当,式样繁多,地域特点明显。
各国烧造和使用的瓦当图案也有所不同,五彩缤纷、琳琅满目。
如韩国、赵国主素面瓦当和变形云纹瓦当;燕国主要为饕餮纹瓦当,齐国则流行一种树木纹饰为主题的半瓦当。
关于刘金宝的信息没找到。
关于地宫主人为何逃走的信息也没找到。
他倒是看到了一些被别人当成垃圾,在他眼里却极为值钱的东西。
瓦当!
而且竟然是战国时期的瓦当!
瓦当的发展和其他艺术一样,也是一定社会经济观念形态的反映,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艺术欣赏要求的提高,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粗糙到精致,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战国树木双禽卷云纹半瓦当:泥质,呈青灰色,质硬。
当面纹饰为模制,当面与筒瓦相连接处有手捏、抹平的痕迹。
筒瓦内侧较光滑,外侧布满斜绳纹。
当面饰双弦纹,纹饰中间为一树木,在树木两侧各饰有卷云纹,卷云纹上下饰有两个乳丁,树木下饰有两只曲颈水禽,水禽造型惟妙惟肖。
瓦当即筒瓦之首,有半圆和圆形两种,有的瓦当造有“瓦”、“当”字样,故此得名。
其作用为庇护屋檐,挡板瓦间隙,也可为装饰之用。
关于瓦当的种类,一般可分为圆形和半圆形两大类。其起源与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据田野考古发掘资料证实,瓦当的起源最早应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的瓦当仅处于初期阶段,形制、制作都比较简单。
形状多为半圆型,素面。
背面或正面带有用以固定位置的瓦钉或瓦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