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八章 粉彩镂空转心瓶(三)(第2 / 3页)
乾隆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享年89岁,在位60年,其执政的时期是清朝最为繁盛的阶段。
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建立了卓越功勋,还十分热爱文学艺术,对工艺品也有很高的鉴赏力。
乾隆时期涌现出了大量工艺极为精湛的手工艺制品,无论是金银器、玉器还是瓷器,都具有“新奇精巧”的特点。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才出现了镂空转心瓶这一鬼斧神工的巅峰之作。
转心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它的内瓶是一个独立的小瓶子,外瓶分为颈、腹和底座三个部分,其中腹部是镂空的,以便于观看内瓶的图画。
外瓶采用粉彩绘制,图案以复杂精致的缠枝花纹为主,色彩鲜艳明媚。
外瓶口沿、瓶颈象耳和景窗边缘部位都施以金彩,具有典型的皇家风格。
外瓶腹部有4个镂空的开光景窗,其图案是四季的花卉风景,采用镂空雕刻的手法,非常精巧。
透过镂空的景窗可以看到里面的内瓶,上面为粉彩绘制的婴戏图。一群可爱的孩子有的骑马、有的举着伞盖、还有的在击鼓或提着灯笼,形象千姿百态。
当内瓶转动的时候,画面上的孩子们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纷纷活动起来。
把这四部分分别烧制成型之后,先将内瓶套入外瓶之内,与外瓶的底座组合好,再用一种特制的黏合剂把内瓶上沿与外瓶的颈部黏合,这样内瓶就可以随着外瓶自由旋转了。
当转动外瓶的瓶颈时,从外面看,内瓶上的画面就变得活动起来。
制造转心瓶的难度极大,首先内外瓶的设计尺寸要合理,内瓶的绘画位置要得当,同时还需要控制好各部位的收缩比例,烧成之后不能变形。
这只转心瓶尤为特别的地方在于,在瓶颈与肩部两个部位,各绘有12个开光。
颈部的开光中写有楷书的“万年”、“甲子”及篆书的10个天干名称,肩部的开光中写有篆书的12个地支名称。
当颈部旋转的时候,颈部和肩部的两组开光对合变化,就可以组成一部万年历。
将转心瓶旋转的特性用来完成天干地支的组合,可谓是别出心裁,巧夺天工。
经专家考证,转心瓶为乾隆初期的督窑官唐英供奉皇帝观赏的作品,此前从未见过这类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