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社会变迁(二)(第1 / 2页)
大丰食品加工厂的那条“豪华”制粉线一年能够消耗掉八千多吨的小麦,几乎占到了全国小麦总产量的六分之一。因此,他们派出了大批的代理人在全国四处收购小麦,同时他们也通过一些面粉销售商的关系将触角伸到农村,试图直接收购农民们手里的余粮。
他们是真的看好精制面粉的前途,因为前阵子的青岛秋季商品博览会上已经有很多商人订购了总计约三千多吨的精制面粉。此外,热那亚人和荷兰西印度公司也下了约一千吨的订单,这些已经去掉该厂一年90%以上的产能了。该厂目前已经取得了联合工业信贷银行的专项贷款,准备上第二条面粉生产线,而为了生产线建成后能够有原料生产,该厂现在也在疯狂地囤积小麦,这使得市场上的小麦货源迅速减少,价格也开始逐渐攀升。
小麦价格的攀升不可避免地传导到了终端消费品面粉上面,而且这个不可抑制的价格上涨趋势也助涨了很多农民的惜售心理。尤其是在西湖县这个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农业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县份,农民们惜售心态较为普遍,他们手握粮食决定等一等,以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你的面。”小饭馆――其实就是一个临时的棚子外摆了几章桌子――的老板将一碗飘着几片菜叶的面条端了上来。
高进忠打眼一看,面的颜色发黑。他本人目前在老家和人合资搞了个机器磨坊,他是太清楚这这种颜色的面条意味着什么了,这是混杂了大量麦麸等杂质的粗面粉啊!在北方镇海县、西湖县一带,这种被俗称为黑面的粗面粉一般都是出口到巴西的,当地的农场主们会大量收购回去制成黑面包,然后发放给奴隶食用。
换而言之,这即便在巴西也是奴隶阶层的食物,在平均生活水平高过巴西一线的东岸,是没有太多人愿意吃这种粗陋食物的。阿涅利现在就吃这些玩意儿,不由得让高进忠极为佩服――显然在东岸这几年的好吃好喝,已经让他淡忘了当年在山东那会儿的艰难时光,当时他可是连这些东西都吃不起。
阿涅利和高进忠二人曾经在一个连队内服役,阿涅利早两年当兵,二人关系非常不错。阿涅利退伍后双方的联系因为种种原因就渐渐地少了,没想到两人如今又在河津堡这个偏僻小镇碰了面,世事之奇妙莫过于此。
高进忠在兔子洞村最近搞了个蒸汽磨坊。设备是从大丰农机厂引进的,算是大丰食品厂那条机器制粉线的简化版,但售价依然不菲。高进忠本人为此跑到县里的士兵委员会,拉了几个同样不知该如何投资的退伍军人,与他们一起投资搞了这条机器制粉线。
当然了。全套蒸汽设备的价格是相当昂贵的。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还背上了很多贷款。不过高进忠等人却并不担心。因为正在修建2号公路的交通部施工队已经将给工地供应面粉的业务包给了他们,只要他们能够保质保量地供应施工队这小两千号人的日常食用所需面粉,那么他们至少在一年时间内都不用担心有没有生意做这个问题。
如今国内对粮食市场的管制逐渐放开,除要求粮农们将额定数量的小麦出售给国家储备粮库外,对于他们手中剩余的谷物,则基本上已经放任不管。放任不管的意思只要这粮食不流出国内,那么你爱出售给谁就出售给谁,你可以出售给国家储备粮库。他们也会按照最新价格照单全收,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将这些粮食出售给相熟的磨坊主或贸易商,这都没有问题。
这个政策无疑令国内那些私人磨坊主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从国家储备粮库手里购买谷物了,也不用再冒着被人告发的危险与粮农们私下交易了,这下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与村里的农户们签订购买协议,然后将成吨的谷物拉回自己的谷仓,开始加工成精制面粉,销售到各处以赚取利润。
只不过如今国内粮食市场刚刚放开,大部分的农民们依然习惯将谷物出售给国家储备粮库。而储备粮库也凭借其强大的网络和金字招牌成了国内最大的粮食“商人”。他们除了向大丰食品加工厂供应大量谷物外,还向国内各大小磨坊主们出售粮食。获利不少。
当然磨坊主和大丰食品加工厂等单位也不是傻子。他们都是企业,自然知道控制成本的重要性,同样也知道掌控一个稳定的生产原料来源是多么地重要。因此,他们开始了绕开国家储备粮库直接接触粮食生产者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