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一章 河间(十五)(第2 / 2页)
再说了,修建这种规模的防洪设施,所需要的劳动力同样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华夏东岸共和国即便把手头所有非国民劳务工全压上去也不够啊!更何况,如今国内新一轮产能扩张期到来,各处建设工地上也是如火如荼,新占领的原葡萄牙殖民地糟糕的基础设施更是需要海量的人力去完善,可以说非国民劳务工的数量本就处于极其紧张的状态,哪还有富余的人力给你挪去修堤坝,这不乱弹琴么——除非,你能端了南非祖鲁人的老巢或新华夏岛上麦利那人的王国,才有可能获取足够的劳动力,否则一切免谈!(未完待续。)
1664年11月4日,由伊尼戈及其手下护送着的这支商队历经跋涉之后,终于抵达了位于巴拉那河东岸的镇戎港——一个经西班牙人允许设立的补给站,主要是补给食品、淡水和煤炭,对象则是所有行经此地的东岸内河船只。
目前镇戎港大约有几十人,其中既有修理船只的技师,也有码头力工及杂役,同时还有七八个派出所武装警察,负责整个“一炮之地”的补给站的治安工作——一般来说没什么治安方面的威胁,除了偶尔乱逛过来的原住民之外。
港内有一个粗粗修筑的木质码头,紧邻着码头的便是一个小型储煤仓库,堆放着大量从本土运来的燃煤——为了减轻船只携带的燃料重量,加大运输舱位,这些燃煤都是从海外运回的精煤与本土煤混合形成的——储备仓库旁还有食品仓库、武器库、修船所等设施,维持过往船只补给及码头自身运营的设施可谓是一应俱全。
“啊,是张技术员,您又来了!”正在码头上巡逻的派出所所长大声喊了起来。
“是的,这次老师有别的事情耽搁,脱不开身,就让我过来看看了。怎么样,镇戎港运行也很久了,一切顺利吧?听说去年爆发了洪水,你们这没被淹吧?”张技术员从一匹骡子背上跳了下来,一边卸行李一边说道:“我听说更南边的威戎、保塞两地都被洪水淹没了,财产损失不小,不知道你们这儿如何。”
“我们这里还行,可能是地势较高及洪水不大的缘故吧。”派出所所长抽着烟回应道,“大水漫了过来,将码头浸到了水下,不过还好,人都没事,但田都毁了,大家抽空忙活了一季的蔬菜全被水淹掉了,损失不小。”
“已经不错了,去年的洪水据说建国三十多年以来都没遇到过,巴拉那河东岸的地势较高,已经算是不错了。西班牙人修建在西岸的圣菲、罗萨里奥等城镇那才叫一个惨,洪水几乎冲垮了大部分城市建筑,农田全部被淹,人员和牲畜损失也相当不小。与之相比,我们算是够幸运的了。无情的洪水在漫过码头后,基本都被河间地区遍布的沼泽、湖泊、河流给消化、吸纳了,造成的影响相当有限。我总是在想,以后河间地区的这些沼泽、湖泊一定不能给围垦了,且必须要立法禁止围湖造田,河流网也必须定期拓宽、疏浚、加深,这既有利于航运和灌溉,更有利于防洪泄洪。这次的洪灾,既是教训,同时也是契机,一个能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有更多指导意义的契机。”张技术员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通,让码头上的警察、力工和技师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你这说法倒和农业部的技术员们说得有些类似,果然都是文化人。”派出所所长将大盖帽夹在腋下,讪笑着说道:“那位技术员过来检查了一下补给站受灾的果园、菜园和农场损失,然后便让我们不要再在码头附近种这些了。他让我们往内陆地区去一些,利用那里的地形修建鬃岗体系,就如同白水淀那边一样的模式。鬃岗堤岸上种些果树、瓜豆、蔬菜之类的玩意儿,鬃岗内的洼地可以开垦出来种植一些谷物,因为这里的土地较为肥沃。当然现在那里积水甚多,改造好的鬃岗洼地里也只能种些水生或半水生的作物,甚至也就养养鱼,做不了别的,我们这没蒸汽抽水机,鬃岗洼地排水太难了……”
“修建鬃岗农业是一种有效的抵御洪水的方式,但这只是治标,还治不了本。”张技术员闻言后先是略略点头,然后点评道:“从长期来看,还是得在巴拉那河东岸修建起规模宏大的防洪堤坝,才能有效抵御住周期性的洪水侵袭,将这片肥沃的两河谷地彻底开发出来。但这何其难也,何其难也!”
说到这里,张技术员也摇了摇头,河间地区才几个人、才多大经济价值啊,凭什么让执委会诸公花费天文数字般的人力物力到巴拉那河东岸修建防洪堤坝啊?他们吃饱了撑着也不会这么干啊,国内那么多需要开发的地方,有这本事北宁地区都给整饬出来了,谁还鸟你这洪水泛滥的巴拉那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