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阴阳道上的不期而遇(第1 / 2页)
道士笑道:“阎王如何咱暂且不说,贫道今日先拿了你等几个小畜生,待我兄弟几人做了下酒菜吃,大概到那时你们才知道本道的手段了。”
老道说罢,怀中摸出一物,伸手轻轻一抖,突然间抛出七八个力士,个个手执一枚铁葫芦,满地捉拿四散的小儿。
不消半时,小儿统统被装进葫芦。开始时还有哭喊声从葫芦里传出,过后渐渐恢复了平静。道士收了葫芦,冲峡谷小道冷笑一声,口中念念有词,最后说:
“贫道预测,从即日起,五百年之内,此道安矣!”
后来人们才从小道消息得知,此位道士非是别人,乃是帮朱元璋打天下的刘伯温老道长。
有道是想啥不来啥,怕啥就有啥。于振飞抱着他从豹子爪下救来的小狼崽儿,快步如飞直奔同乐山庄。山庄的全称应为“与鬼同乐山庄”,奈何当初名人起的名字,“野人谷”终究没有传播开来。因为在龙脊山这块地方没有任何人见过一次野人,或是见过没有留下可信的证据,所以还是改用老称呼,不过门头上的字没有更换。对于与鬼同乐山庄,由于众所周和的原因,大家都不说全称,简化为同乐山庄,久而久之,延续成习。
不多一会之后,于振飞到了那块传说中的崎岖之地。
这段路最早年间有个名号当地人唤作“阴阳隔”,到了这儿的人意即若要去死只有往前一步之遥,退后一步为阳世,往前一步是阴间,行人犯难骑虎难下,犹豫半天,到底是走还是不走?退回去丢人,往前走有可能丢命。多少年传下来,这个时间段是不兴走路的。因此这儿本来就没有什么游客,偶尔有个把过路的闲客,也是挑选最适合的时间,必要时还要当地人带带路。
传说六百年前有位行脚道士路过此处,见这段道路凶险,地处谷口,时有阵阵阴风扑面袭来,凄厉的风中时不时还夹杂有隐隐婴儿妇女啼哭哀怨之声。特别是再往前行数十步穿过一片小树林,左面一片开阔地,地方不大树木也不是很多,至多也就十余棵吧。然而每棵巨树,只见树杆不见枝叶,树顶一丛青藤灌木缠绕,恍如胡乱扎个头巾的农家老妇。抬头往右仰视上去不见峰顶,一面山崖如斧凿刀砍一般,齐唰唰垂直而下,足有五十层楼高。白天有人路经此处时因为光线充足,视觉清晣,稍有腹中击点小鼓罢了。到了夜间就不同了,道路曲折加上周围环境复杂,行路之人为保性命安全十有八九都是原路返回,或是在鬼火山庄找个人家胡乱凑合一夜,待天明再走。那位行脚道人仗着自己有几分本事,又在年富力强之时,从怀中掏出一符,上书“无量天尊”四个大字,口中念念有声,突然一个“疾”,凭空抛出那张字符,这时突然有七八个小儿不知从何处蜂拥而至,围在道人中间,有叫道长道友的,有叫叔叔哥哥的。道人不及回话,忽觉浑身奇痒不止,脱下衣服挠挠痒又不得其便。遂覻定一个小儿,手缚其耳,厉声问道:
“呔,你这大胆小子,如实说来,你是人是鬼?”
小儿嘻嘻笑道:“道哥你轻点行不,弄疼我了。我实说我实说还不行嘛!说就说了,道哥我且问你,我是人又如何,我是鬼又如何啊?”
“是人我让你进地府,是鬼我让你下十八层地狱!”
“哥呀,”小儿变作小女儿声,嗲声道,“哥呀,你的话也貌似忒牛叉了些吧,你一个出家的道人,不会少管些人间闲事吗?”
“阳间的事我不可以不管,阴间的事我不管不行。尤其不能让你们这些害人妖孽横行霸道!”
未料被缚小儿听罢竟面无惧色,瞅着道士揶揄道:“哥呀说你毛长你竟还有些日天的本事哩!阎王爷坐镇地府几千上万年,没听说阴间还有人敢坏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