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枫桥夜泊(第2 / 3页)
戌时未到,陆远等人就在枫桥旁的小码头等候。他们是坐一条划桨快艇过来的。船上还有十来个精锐保安待命,由鲁大海率领。魏忠和季公公两大高手乔装打扮,混在水手当中。
可是陆远等人一直等到寒山寺的钟声敲响,也没见到接头的人。
在钟声中,陆远不禁想起赵昊写的那封勒索信,信上说:“派人带三千贯银票到苏州城外寒山寺来。山脚下的客船上会有人与你们接头。”
陆远直到现在才明白过来,信中的提到的山就是关键信息啊!寒山寺特么的不是山,根本就没有山脚一说。
是赵昊他没文化?
陆远沉默,不是也许,他们肯定会下黑手。
太湖水贼和苏州官员这么多年相安无事,利益关系早就已经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苏州城里的官员们绝对不能接受“刘巡城使”活着回来。太湖水贼在收到赎金以后,必定会干掉人质以及来接头的人,以绝后患。
看来此行十分的凶险。
陆远扭头对赖大道:“要不你就别去了。我本来以为营救人质用得着你挖洞的本领,现在想想用不着了。你放心,事成之后照样还你自由”
肯定不是,赵日天当初可是在屏风上画美人的牛人,妥妥的文艺青年。而且他在苏州待了这么久,还带着难民们在西郊干活。他没理由不知道寒山不是山啊。
陆远脑海中灵光一闪。难道赵昊是被关在山上!根据之前掌握的信息,太湖中的山一共只有,额,七十二座。
咦,好像没什么卵用啊?
没想到赖大涨红了脸:“你别瞧不起人。我答应了的事,就一定会陪你去!”
寒山寺并非建在寒山之上,枫桥周围也没有枫树。因为寒山是唐朝时的著名和尚,枫桥原名封桥,是说夜里以这座桥为界,运河禁止通行的意思。
唐代诗人的千古名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有点忽悠人。
反倒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才是实在话。
陆远以前一直以为夜半钟声只是诗人的艺术加工,没想到寒山寺真的是半夜敲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