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南北行,营业(第1 / 5页)
推荐小说:
“单车,能载货的。”
因此,无南北行,就无港岛。
直至二战结束,西方各国对内地实施禁运,限制中港输出货物,导致南北行逐渐式微。
但作为最早的华资转口贸易行,即便到了60年也是依旧繁荣。
人潮汹涌的文咸街,热闹鼎沸的人声能传出好远。
两旁的海味杂货、土特产、中药材铺、商行更是让人应接不暇。
第34章南北行,营业
其实认真说起来。
南北行的南北并不是简单的指南北的货物,而是南指南洋,北则是北望神州。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南行主要服务于华人同胞,因为这时期南洋的贸易商人大多数是华人。
至于南北行的形成。
李安进进出出了好几家商行,终于在一家车行的门口,停下脚步。
走进这家店面不足五十平的车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同昌车行四个大字。
两边陈列的是各式崭新的自行单车、三轮自行车、人力车,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润滑黄油的味道。
“要点什么?”
李安刚一进门,柜台前穿着青灰色长衫,四十来岁的老板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那是因为早期过来的新移民百分之九十都是内地来的穷人,大多没有什么生活技能。
但有骨气!
不依靠洋人搞***荼毒同胞,而是自己选择做小生意与贸易,才逐渐发展成如今的南北行。
从1870年开始,南北行缴纳的税收几乎占据了整个港岛近九成的税收。
等同于上辈子的房地产一样,妥妥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