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 第64节(第4 / 5页)
譬如齐国公,就在老皇帝下了这道圣旨以后,在雪中练了一日的剑,武将本就是刀口舔血,死后连该有的哀荣都没有,岂不叫人心寒?
崔舒若带着赵平娘前来给齐国公送参汤,聊表孝心,见着这一幕,两个女娘站着看了许久。最后还是崔舒若吩咐下人拿到灶上温着,他后面会喝的。
然后崔舒若就带着赵平娘回去。
她们穿着大氅,下人在后面撑伞挡雪。
一路上走的寂静无声,崔舒若伸手握住飘落的雪花,不知道触动了赵平娘哪根弦,她突然就一叹,而后喋喋不休的抱怨起来,“你说说,这像话吗,别说是阿耶了,即便是我也看不下去,定北王即便有失察之罪,可人已死,又是为国捐躯,不给王爵的丧仪也就罢了,怎么能连郡王的丧仪都不给?最后按七八品小官的规制,甚至连大张旗鼓的送葬都不允。”
其实真相如何,只有老皇帝自己清楚。
他派去内监监军,颐指气使,明明不懂兵法,还瞎插手,后来更是重重责打一位刺史的独子,想要立威,结果人家回去以后高烧不止,直接一命呜呼。
害得那位刺史离心,其他人也心怀不满。
后来粮草分配不均,加上其他小事摩擦,渐渐就生了嫌隙,不过是羯族稍作挑拨,就成了最后的模样。
也许定北王有过错,可绝对当不起老皇帝圣旨里的斥责。
赵平娘说着,就踢了一脚雪,显见要气死了。
“我真真是气不过!”赵平娘的脸上尽是愤怒,“圣人的旨意一下,整个建康的人都知道他厌恶定北王,没人敢去祭拜,免得遭了圣人的眼,没见我们阿耶都只能困在家中吗。
他、他竟是忘了,幽州的将士可还在前线浴血奋战啊?”
崔舒若的面色波澜不惊,先前那些事,早够她看清老皇帝的为人了。
她看着雪花在自己柔软的掌心融化,她握住手,做了决定,她说,“阿姐。”
但圣人执意如此,旁人又能如何?
在圣人眼里,他迫切需要一个替罪羊。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即便打不下北地,他在建康也能待得舒舒服服,所以绝不能为了北伐失去南边民心。
反正定北王已经死了。
对于老皇帝的做法,出于各种政治考量,最终大世家们都没有阻拦,其余人自是不必说。
但也有不少人是敢怒不敢言,或是物伤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