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 第103节(第2 / 5页)
而幽州的百姓们当然也尝到了甜头,崔舒若送给老弱的那些棉衣不就是吗?
她亲自给带着百姓们种下棉种,不厌其烦的告诉他们如何浇水,如何摘籽,又该如何晒。崔舒若已经能很熟悉的教导他人了,甚至还留下了有关栽种的文字记载。
做完了这一切,也就到了该回并州的时候,大军在外久候,终究不妥。
其实这么一走,多少有些冒险了。谁清楚魏成淮会不会突然变脸,一切盟约,即便歃血又如何?乱世下,违约的人还少吗,尤其是在礼乐崩坏,信义无存之际。
但赵巍衡敢笃定的信魏成淮,他说自己不信一个一心抗击胡人的英雄,会出尔反尔。
崔舒若却清清楚楚的记得,在自己及笄时,北地流传着幽州军正与胡人血战的事,据说,那一战极为惨烈,连主将魏成淮都身负重伤,可仍旧是胜了。
他像是屹立在北地岿然不动的传说,重围也好,险境也罢,他都能胜。
崔舒若注视着他,神情认真,她一边开口,一边牵起他的手,将玉簪插在自己的发间,“魏成淮,你没错,为百姓而战,多少个及笄礼都值得错过。
你亲手帮我戴上了玉簪,便是参与了我的及笄。”
两人互相对望,魏成淮粗粝的大手停留在她的发间。他的手长了茧子、多了伤痕,变得粗粝,崔舒若握着甚至觉得磨手,可那是魏成淮,她知道那些伤痕与茧子背后的故事。
这也是赵巍衡的一搏。
而魏成淮在赵巍衡走之前也主动提出,自己安顿好幽州事宜,便会亲自前往并州面见齐王。
于是赵巍衡便率领大军,带着崔舒若回去。
一直到草长莺飞,春日都快过去了。
两心相知,便不需互说衷肠。
不仅是崔舒若和魏成淮的关系逐渐明朗,便是赵巍衡如今也陷入晴朗的心情之中。
有什么能比魏成淮答应投靠要更重要呢!
他也真的如先前和崔舒若说的那样,当真只留下大军所需的粮食,剩下的全都白送给了幽州百姓,崔舒若也带着棉种,开始亲自传授幽州百姓棉种的载重之法。
棉花已经在并州附近广泛的传播开来,不需要强制,尝到甜头的百姓,他们自己就会在田地的边角栽种些棉花,倒未必是纺织成布,寻常人家不需要那么金贵,只要在粗衣麻布里头夹些棉花,能暖和些过冬,不至于冻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