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试探(11)(第1 / 2页)
“我要你说!”
聂清风起身,倒背双手,走到窗边,举头望向高远夜空中的明月,把一个背影留给张长云,不发一言。
张长云话已说死,无路可退,见他不置可否,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朝仓家财雄势大,一旦打通道路冲入关东,极有可能一统和洲,以张某之见,当在三、五年内。若是五年内和洲一统,正好华夏内战尘埃落定,国力未复,到时,恐有不忍言之事……因此,和洲绝不能一统;若要统,也须统在主公手中!”
聂清风背对他,轻轻一抬手,示意他不要再说,道:“我从未怀疑过你的忠心。”
张长云暗暗松了一口气。
“你是华夏人。”
按照聂清风的记忆,朱重八死后,朱允炆即位,开始削藩,燕王朱棣打出“靖难”的旗号造反,推翻了朱允炆的短暂统治,这就是“靖难之役”。最终,朱棣上位成功,中国古代史上多了一位叫明成祖的著名帝王。而在这个时空,历史是否会沿着原先的轨迹行进?
目前看来,朱重八将死,叔侄争位的大方向越来越清晰。在原本的时空,朱允炆是个无能之辈,派去平乱的将领也多老弱无能,最终一败涂地。而在这个时空,现在驻扎和洲的华夏援护队,大多是官方组织的、有一定实力的队伍,一旦内战爆发,这些华夏武人的精华,会不会被拉回去,作为权力斗争的棋子呢?而武力强悍的自己,是否也会被征召,投入其中呢?
这个时空有华夏四大家族,有元力,还有不甘寂寞的野心家,前途难料啊。
张长云不清楚聂清风的想法,他恭恭敬敬地向聂清风拜了两拜,道:“张某对朱家没有好感,任何能给他们添乱的事,张某都不吝惜去做,但是,张某同样是华夏人,并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算计,把华夏拖入混乱。如果真的乱起,那也只能说,自作孽,不可活。因此,以属下之见,华夏的事情,置身事外最好。您若是返回华夏,那才是灾难。”
聂清风冷哼了一声:“如此说来,你倒是忠臣了?”
这句话说得张长云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赶紧应道:“属下是。”
“既然你向我自剖心迹,我也有些话要对你讲,出门之后,全部忘掉。”
张长云的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赶紧大声道:“遵命!”
聂清风转过身,直视着张长云,道:“你觉得,我对倭人如何?”
“属下不敢说。”
“只是不愿意做朱家的忠臣而已。”
张长云虽然嘴上果断利索,心里却暗暗打鼓。这位新鲜出炉的主公看似是个老好人,实际固执得很。对倭人表面和善,内心却抱有深刻的敌意;对华夏的朱家王朝,看似忠顺,实际上却若即若离;他拥有睥睨天下的实力,却不愿意去追求权力与地位——这是一个十分奇怪的、矛盾的集合体。
刚才的一番言辞适得其反了,过分强调倭人的凶残,反而刺激起他怀疑的一面,顺带与自己的身世联系起来,认为自己是别有用心!
聂清风冷冷道:“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做才好?”
张长云低声道:“每当华夏乱起,周边势力就要来分一杯羹!匈奴、五胡、契丹、女真、蒙鞑无不如此!若此次华夏内乱终不能免……”他狠狠一咬牙,“不如先让和洲流血漂橹,使其无暇西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