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4章 山东军务必须听我的(第2 / 4页)
张准沉吟着说道:“老师,藐山公,你们觉得,朝廷要是有所防备,提高警惕,在九边部署重兵,能不能击退鞑子?”
张慎言摇头说道:“难。”
高弘图也摇头说道:“很难。”
张准只能无语了。
要是朝廷明知道鞑子要来进犯,依然无法阻挡的话,那么,这个提醒,又有什么作用?朝廷在山东的军队是如此的废柴,在九边的军队也如此的废柴,这样的朝廷,居然还能支撑着不倒,简直是不可思议。
最后有可能的,就是在明国的北部制造流言,说鞑子即将入寇,希望当地的百姓尽快的南迁。这是保存当地百姓的唯一的办法。如果百姓相信这些流言,尽快南迁,就可以避免损失。但是,要是当地的百姓不相信,鞑子到来,他们依然要被鞑子荼毒。
朝廷会相信张准的提醒吗?
很难说。
朝廷对张准的顾忌,同样很深。张准的任何动作,在朝廷看来,都是别有用心的。尤其是在张准不顾诏书的内容,悍然派兵进入安东卫以后,朝廷更是不会轻易相信张准的话。搞不好,朝廷还以为是张准的调虎离山之计呢要是等到鞑子打过来了,朝廷才相信,那黄花菜都凉了。
同样的,制造流言的情况也是如此。要是当地的官府,认为流言是别有用心的,禁止传播的话,效果未必好。现在已经是十月份,距离鞑子入寇的时间,可能只有两个月不到。要是明国北部的百姓,不尽快南迁的话,就要遭受鞑子的毒手了。
张慎言缓缓的说道:“九边的军队,最善战的乃是秦军。可惜秦军在中原,无法抽调。晋军糜烂,毫无战力,来了也是白搭。冀军兵力不足,徒有虚名。秦良玉的白杆兵,远水救不了近火。唯有辽东十余万人,还有战力。然而,朝廷岂敢让辽东的军队离开宁锦前线?一旦锦州前线大门洞开,鞑子直接从山海关进入,则亡国灭种不远矣。”
高弘图同样有深深的忧虑,慢慢的说道:“从山西大同,到蓟镇北部,长城绵延千里,中间有几十个隘口,都是鞑子入寇的突破口。要是鞑子兵锋当真超过五万人,必须会分多路攻击,从多个地方越过长城南下。官军顾此失彼,被攻破是必然的。鞑子的骑兵速度又快,要是迂回包抄,官军的损失更大。因此,官军必然还像以前那样,龟缩在几个点内。其他地方,只有暂时放弃了。”
“鞑子去年的入寇,兵锋最远到了保定府。这一次,说不定要直达黄河边上。鞑子去年的入寇,杀了保安州知州阎生斗,以儆效尤。料想今年鞑子再来,好像阎生斗这样的人,必然少之又少。若是官军毫无抵抗之心,只想死守城池,苟延残喘,则鞑子的兵锋,还可以前出更远。甚至,围攻京师也不是不可能的。”
两人说完,都是不断的叹息。
虎贲军尽管和朝廷关系不好,双方的敌对情绪非常严重,但是,张准等人,并不愿意看到朝廷又被鞑子硬生生的欺负。事实上,每次鞑子入寇,受苦受难的,都是无辜的百姓而已。朝廷的权贵都龟缩在京师里面,有三大营守护,自然无虞,只有城外的百姓遭灾。
高弘图忽然说道:“藐山,宪之据说已经到了山东
,不日就会到达浮山城,不如请他转达此事。鞑子入寇,宪之肯定不会置之不理,由他出面转述,或许能促成此事。”
张慎言担心的说道:“他人微言轻,势单力薄,朝廷不会相信的。”
高弘图缓缓的说道:“纵然如此,也要宪之尽力,尽可能的让朝廷提高警惕。纵然朝廷不信,也要北方的官府相信,尽可能的将百姓收于城中,又或者是允许百姓大量南迁。只要能将人保住,以后总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张慎言颇有些无奈的说道:“唯有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