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长宫乱 > 第七十三章 (小修)

第七十三章 (小修)(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除了萧家明白以外,其他人根本不在乎这一个人的生死,萧家十分无计可施,毕竟他们自己就身陷于被火包围的危险中。

八月的长街头,干燥的烈阳烤着坊头的牌匾,南派文人开的茶楼里今日格外不同寻常,因为这个时间竟然比平时涌入了更多的闲人,那台上的说书的人正慷慨激情地点评萧府一案,为其出声喊冤时,台下的人居然异口同声地倒起了一片嘘声,这情况在他们这儿地方还是头一次。

而且往后那人每说一句话,台下就嘘一下声,直至说书的人忍无可忍地走下了台,这些人则更是起哄得厉害,每一天都是如此,久而久之,这些个说书人就不爱谈论萧府的事了。

沈淑昭坐在宫中安然品着美茶,坐享着王献向她禀告严寒山在宫外的成果。至中旬的这段时间里,严寒山使出了浑身解数,硬生生地将反对的声音都打压了下去,他日若是有史官为此记录一笔,必定是浓墨重彩地描写到这由一场命案引出的百家争鸣的盛世局面。

外面声音越多越杂,萧家就越难以摆脱声名狼藉,于是南派的那些人逐渐放弃了以萧家来打翻身仗的念头,都变得销声匿迹起来。

永元八月,就在李崇命案查出嫌犯后逐渐消退热度后,一种截然不同的声音随之出现,那就是萧将军——是被奸人冤枉的。

百姓之间一片哗然,但是支持的人不在少数,因为大多数都是由享有盛名的墨客执笔,轮番替有功将军出声,甚至有的人直接指名道姓抨击了北派的做法,认定太不可取,定是背后有人指使。

而京城发生南北交锋这一切,在宫里的人都心知肚明,是谁主宰着让它们发生的。

宫外虽然众所纷纭,但是萧家再怎么挣扎,皇上心意已决不可撼动,命案依旧在有序地调查中。

宫外吵成一片,太后十分不满于严寒山近日归于沉寂的举动,沈淑昭知道他是由于沉迷长欢坊才一时顾不上其它的,于是她赶在高德忠前往之前向太后自请出面解决。待出宫后,沈淑昭一面让王献去找严寒山摆平南派文人的事,一面又交代了甄尚泽一件新的重要事情,那就是——聘请一个刺客暗杀掉那位给萧府献计的人。

因为突发的南派文人的事件,沈淑昭在宫中的时间一直留到了长姐回府以后,大夫人想沈府中左等右等,也不见沈淑昭被人送回来,直到女御长托人传话给老夫人保平安时,她才明白过来,原来沈淑昭还是稳坐在太后身边红人的第一位置。这无疑是轻蔑地打了沈府一众人的脸,就好像是沈淑昭用无声无息的方式告诉了他们,即便大秀回了府待嫁,她也是仍有资格继续留在太后的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

沈府的下人在窃窃私语时都纷纷这般说到:“二秀这一回攀上了高枝,可再也不会轻易落地了

长姐即将入宫为妃,沈淑昭跟在太后身旁也是忙个不停。她虽疑惑萧府的人这么轻易就放弃,但既然宫外民声的事对方已经无力回天,那么她也就不再去过问萧府的失败了,只是叮嘱好了王献千万要留意萧府最近的动态。

在永寿殿内,沈淑昭挨着太后坐下来并为她体贴地揉捏肩膀,长姐出嫁的事此时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这时女御长自屏风后走出,呈上来好几个封号,让太后好生挑选。太后罢手让沈淑昭停手,接着对她说道:“你且看看这几个封号,你最中意哪一个?”

沈淑昭瞟了一眼面前的牌子,嘴角微翘,答道:“回太后,臣女觉得这几个封号都不怎么好。”

在墨轩阁中严寒山也是第一次通过了王献,见到了站在他背后真正的主子。当严寒山看到背着身站于窗边的沈淑昭时,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因为他全然没有想到这个主人既不是太后身边的红人,更不是宫中有势的妃嫔,而是一个太后的亲眷——还是一位尚未出阁的沈家年轻秀。

他虽然听说太后插手朝政,但未曾想到竟干政到如此地步!

如今外戚的势力都已经渗透到了这等层面了?他心中忽然对卫朝的前景感到一丝悲凉。

沈淑昭看透了他心底的隐忧,但还是平静地以叙事的口吻,吩咐了他接下来要怎么应对维护萧家势力的南派举动,同时她还赏了一大笔银子给他,算是对他之前为太后立下好名声的奖赏。她知道严寒山在长欢坊已经输得一塌糊涂已经决意收手了,而这笔银子正如救急的春雨一般,缓解了他巨大的外债压力。

严寒山收下了钱,二话不说转身就还给了长欢坊,甄尚泽得到了算是太后的赏赐,更加不敢在暗杀之事上有过多怠慢,毕竟他所能知道的消息全凭沈淑昭一人所言。在无声无息之间,太后在宫外除了和朝官的联系,都渐渐地被沈淑昭一手掌控。不出几日,那个倒霉的官员在府中自尽,廷尉左查右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了,甄尚泽依靠势力请的是朝外的江湖高人,如果不是重要的官员突然身亡,根本无人去仔细查一个小小八品官员的死因,所以最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