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有可能发展白皮红人吗(第2 / 3页)
特战队白天混进城很容易,守城防备的都是外地口音的人,本地老百姓是不管的。
这次刘福军不准备闹大了,甚至都不准备开枪或者消灭敌人。
他想法是悄悄来,偷偷走,带着物资和弹药就行了。
他完全明白,不是说红军、游击队隐藏好了,敌人就不来了,怎么可能。
所以,游击队必须要做好随时打的准备,先下手为强。
他在考虑1个事,如果游击队在湘南多活动1点,是不是可以让敌人更相信红军主力在黔南活动呢。
灌阳边上的江华是个好地方,不是要地,打下来,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
再有,这个地方比较适合作游击队的目标,现在游击队最需要的是物资。
可以分散,也可以随时聚集,非常灵活。
1字长蛇阵最怕分段切割,但前提是对方是1个整体,否则,没有什么意义。
刘福军正对着地图思考,现在部队都在休整,警戒的同时还在练兵。
这里的环境比湘南好,只有1点,群众基础1般,大部分是少数民族。
要赶紧趁着南京政府内乱,把游击队训练好,稳定住游击区。
游击队必须走出去,否则在山里就困死了。
这个时期的县城,只要不是地方保安团提前做好准备的那种,几乎都是不设防的。
不管是白天来去自由,就是晚上,因为城墙年久失修,漏洞到处都是。
县城里的人也都清楚,不管是谁打进来,最后都会跑,只要安安稳稳的做好防护,就没有问题。
江华就被红军打下来过,百姓也都平常过日子,倒霉的仅仅是政府的那些官吏。
明年,也就是36年,桂军、粤军发动两广事变,桂军从广西打到了湖南,差点酿成大变。
这个时间,就是红军、游击队发展的时候,南京根本顾不过来。
说起来,35年、36年是游击队最难熬的两年,尤其是35年上半年,红军几乎损失殆尽,丧失了抵抗能力。
从内心来说,刘福军不想变成这样,他可不想天天东躲西藏的过日子。
太没保障了,随时要做好牺牲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