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历史的大势无法改变(第2 / 3页)
12日,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校长,校长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1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
同时,十7路军扣留了多位国民党军政要员,西安事变正式爆发。
过冬了,刘福军要回基地,出来好久了,他有点不务正业。
现在的道路都是畅通的,3天后,刘福军回到了基地。
36年10月,校长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进剿红军。
少帅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1致抗日的要求,遭校长拒绝,两人大吵。
12月,少帅飞抵洛阳见校长,要求释放抗日救国会“7君子”。
长沙则是找到了借口,再次给几个师发报,让他们抓紧时间围剿红匪,相关兵员及物资正在筹措中。
这些事,刘福军是后来才得到的消息,他已经远离战场了。
至于部队能不能在这里扎根,他根本不担心,黄新成这个团长比他厉害多了。
5峰山游击区,自从101团到了那里,整个形势有了根本转变。
有群众基础好的因素,但最主要还是黄新成找到了方向。
向校长面报,谓其部下不稳,势难支撑,再3请求校长前往训话,校长同意赴西安,驻华清池。
少帅到华清池见校长,再3苦谏,要求停止内战,1致抗日,遭到拒绝。
11日晚,校长邀请少帅、杨将军和几位将军等参加晚宴,晚宴期间,校长任命蒋总司令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
校长旋即下令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共任务。
同日晚间,少帅和杨将军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7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
他利用两省保安团之间的缺口,建立了几个安全通道,让乡村干部工作起来特别的便利。
现在他们北上,仅仅是换了1个地方,整体环境差不多,基础也很好。
刘福军现在主要任务已经转换成未来的发展上,消灭敌人成了次要目标。
这其中也有大环境的关系,校长已经没有精力管南方的游击队了,陕北的红军已经头疼的很,小鬼子现在还不安生。
他准备从4川直接去西安督战了,陕北的红军已经重振旗鼓,比赣南有过之而无不及,千万不能让他们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