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小说原著) 第十章 解散钢七连(第1 / 15页)
到门口时成才回身敬礼,所有人中,只有班长面无表情地给他还礼。
许三多跟在成才身后穿过操场,操场上没有一个兵,但几乎所有的兵都在班宿舍里看着,那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叛徒。
成才咬着牙默默地走着,许三多陪着他走着。走着走着,一只手不由得搭在了成才肩上。对军人来说,这是违规的。但许三多觉得,这时的成才需要他这样。
现在我所在的部队已经有图书馆了,更方便的是索性把整批的书当下来,放在局域网里,要看自己调就是了,算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
我知道我们仍然会被笑话,因为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现在的人们在读些什么。团长在军训学生走后说了一句话:他们永远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
这句话做什么理解都可以的。
我被笑话后很认真地在日记本上记下这么几句,我知道,又是一个落伍的习惯。
书是要读的,翻开书,书才有了生命,日子是要过的,岁月踩上了脚印才算流而不逝。
班长在的时候我就开始看书,班长走了以后我更加看书,后来该走的不该走的全走了,我就有更多的时间看书了。
我的看书完全是杂乱无章的,既然没有机会去看世界,那就看书吧,什么书都可以,军事的,地理的,自然的,小说,诗歌,甚至剧本,一片芜杂,往里塞就是了,反正我自知我的知识普及度几乎归零,加上死刻棺材板的记性,也许以后有时间印证。
团里的图书馆也很芜杂,军事倒是好好地分了科目,可我看生物类时看过一部叫《白鲸》的小说,而《李自成》是看历史栏目的时候才看到的。
管书的家伙显然不一定是爱看书的家伙,这在军队一样适用。
后来终于有机会被人取笑了,机步团来了一班军训的学生,有几个读书最多的,发现我居然也知道集体无意识和布匿战争,就很惊讶;调查到本团也有一个图书馆就很惊喜,于是我被笑话了,他们告诉我,这根本不能算图书馆,藏书只有几千,索引根本没有,排列一塌糊涂,最要命的是没有一本书不落伍的,可以送到灾区去了。
我被取笑过无数次,但这次让我最不习惯,我有点…急了。
★二级士官许三多
回连队不久,成才就办完了手续,调去红三连任班副去了。他做了钢七连第一个跳槽的兵。临走时,成才打开背包,里边有三条烟,分别是塔山、红河和大建设,成才将那条塔山扔在了桌上。
给大家抽的。他说。
但谁都没有反应。成才也不期待什么反应,许三多帮他拿了行李就出门去了。
他们说得非常对。
我相信这里的绝大部分书是他们烂熟于心的,可我肯定:至少《白鲸》和《李自成》这两部书他们没有看过,他们说太老了,不屑于看。
我并不认为那两部书有多好,我的鉴赏水平也实在是不高,直至昨天为止,我看《东方》一书中一个很老套的情节,还看得两眼发潮,书像人一样也会老吗?就算是,老人不是会告诉你更多东西吗?
我知道我的图书馆最后肯定成了他们善意的笑话,因为走的时候他们说要给我的“图书馆”捐赠一批图书,尽管没有了下文。
我知道我所在的这个团,还有很多人像我一样不分青红皂白,堪称乱七八糟地在读所谓图书馆里的书,因为书很贵,不是穷士兵买的东西,在有限的军费开支里,我们只能利用有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