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朱元璋郁闷啊!别的太子恨不得早点(第2 / 6页)
朝堂上面,大家伙就把所有的方案都给议论完毕,就只等待着实行。
而实行而推进这项政策,就落到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头上。
有整个朝廷的支持,他们更能够推进。
最主要是宣府总兵赵怀德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计策的可行性。
这不是范仲淹的政策有问题,而是北宋内部,官场争斗导致。
陈寒现在重新启用这项政策,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政策的好处。
盲目的穷兵黩武与游牧民族在茫茫草原上争斗,是没有意思的。
反而是步步为营,逼得游牧民族不得不和农耕民族合作才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当初的北宋只占领中原的一部分,兵力太少,国力又不强,内部官员心又不齐,当然得失败。
陈寒解释完了之后,大家也都清楚,就如同陈寒说的那样。
当年的范仲淹之所以失败,并不是范仲淹制定的计策有问题,反而他的计策非常的高明。
他在抵抗西夏的党项族的时候,把边关的城寨进行修缮,形成城镇,串联起来形成强大的堡垒,对西夏进行倒逼,这个政策是相当正确的。
而且当初的范仲淹手上仅有一两万人,可是他分成了好几部。
这几部分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训练。
可如今的大明不一样,大明现在广有四海,改革又成功了,国力蒸蒸日上,百官同心协力,与当初的北宋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当然可以实行这项政策。
陈寒的一番分析之后,所有官员都是心服口服,最后一致同意,可以实行,同意谷王和宣府总兵在宣抚和镇守在山西的晋王在大同一带形成近千里的城镇建设群。
每过三十里便建设一座城镇。
一方面拉拢鞑靼内部部族之间进行贸易,分化掉鞑靼内部的力量。
另一方面,也要把水泥路面铺设下去,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从而切断掉鞑靼的骑兵机动性。
哪里有西夏人进攻,除了遵守本地的这一部分兵力进行抵御,其他的兵力也可以轮番支援,互为犄角。
而在城镇内部呢,又发展双边贸易,让两国民众可以互买互卖,促进交易。
此消彼长,令西夏防不胜防。
最后这项政策被废掉,还是因为范仲淹进行庆历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他的改革得罪了大批的权贵,这些权贵通过内部把范仲淹给赶下了台,所以才导致他的推进政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