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武备考(第2 / 3页)
丁风哈哈大笑道:“傻小子,要是你一直考不上,就像你小叔一样,跟着我打猎干活,一样能养活的了自己。福分这事,谁也不好说,命里没有的咱们也不必强求,那文武考要是想考就能考上,那就不叫文武考了。”
母亲笑道:“听到了吧,这就是我和你爸的意思,考上了更好,考不上也没啥。当官有当官的福气,种地有种地的福气,咱们考不上也不可惜。”
丁然挠了挠头,心里落了一块大石头,望着父亲和母亲,心里一片温暖。
因为明天要起早赶路,父母便催促着丁然早些回屋睡觉。回到屋里时,丁雨早已鼾声四起,呼噜一个比一个响了。丁然和丁雨睡一个房间,房间里,整整齐齐的摆放着许多书籍。望着熟睡的丁雨,丁然心里一阵酸楚,家里比较穷,大部分钱财都用在自己文武考的书籍上了,小叔丁雨都二十五六了,愣是不愿意娶妻,说白了,还是为了他这个侄子,家里没有多余的钱啊。
丁然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考上,这样才能对的起家里人。
李小梅忙拦道:“别忙,去洗手,然后再把菜端到桌子上去,卸完货再吃。这爷俩,一个德行。小雨,我帮你相中了一个姑娘,你明天和嫂子一起去看看咋样,是得要个姑娘来管管你啦!”
丁雨闻言一听,憋了一句:我去卸猎物,赶忙逃之夭夭。可苦了丁然,那么多美食放在眼前,却只能忍着一盘一盘的端到桌子上去,不时伸头往院子里瞅,期盼着早点卸完货。
货车上,四只野豹,两只花斑虎,十几只野鸟,两对山参,獐子、野猪、孢子也有数十只,收获颇丰,足够这个四口之家生活半年的了。
晚饭愉悦而轻快,丁雨和丁然胡吃海喝,心满意足,爷俩弄得丁风和李小梅直笑着摇头,不知道谁像是侄子谁像是叔叔了。
饭后,由于劳累,丁雨早早睡去,丁然陪着父母坐在灯前。母亲纺纱,父亲在打磨一块皮毛。
这一夜,皎洁的月光透过窗子,如霜一般铺在窗前,丁然睡睡醒醒,而父母屋里的灯光,也如月光一般,亮了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一家人早早起床,刘征和黄寅也赶了过来,三个家庭给了盘缠之后,帮着雇了一辆马车,千叮咛,万嘱咐,三人终于上路。不是家人不愿意相送,而是这是文武考的规矩,如果家人相送,让人知道了,那是很丢人的事情。所以,为了安全,大部分都是伙伴们结伴而行,前往附近最近的考场考试。
一路三人都既紧张又期待,谈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傍晚时分,到了庚子镇,找了一家客栈住了。安顿完毕后,三人均想出去转转,对于偏远地方的他们来说,一年也不见得能来镇上一次,镇上的新奇和热闹自然具有无比的吸引力。三人草草吃过晚饭,便一起来到街上,一是查看考场地点,一是四下观看一番。
由于文武考的原因,街上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各色小吃散发着浓浓的香味,杂耍的,卖艺的,吆喝的,就像一曲快乐的乐章,跳跃在夜幕里。更多的是一拨拨的年青人,他们成群结队,嬉笑谈论,茶馆里,客栈里,酒肆里,大街上,小吃摊旁,如同一股暖流,洋溢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给这个古老的小镇带来了空前的活力。
丁然凑上前,帮着父亲扯起皮毛,期期艾艾的说道:“父亲,要是我考不上怎么办?”
母亲纺着纱笑道:“我说这小子怎么突然知道帮我干活了,敢情是担心自己考不上啊,呵呵。”
丁然不置可否,低头不言语。
丁风看了一眼丁风,说道:“考不上就明年再考,明年考不上就后年再考,只要你愿意,我和你妈就供你去考!”
丁然抬头问道:“要是我一直考不上呢?”